编辑推荐
全球120位改革开放亲历者讲述120部改革开放个人史,真实、立体、全面的改革开放史记。
内容简介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开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开放“史记”。
作者简介
总主编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壹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中国大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有关学术机构兼职教授。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出版专著《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大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和“马克思的大学理论”等6个。
章节目录
四十年四十人
版权信息
总序
谢高华
我的富民梦
调查研究,脱贫有了突破口
共担风险,富民有了大平台
“四个允许”,致富有了定心丸
“兴商建县”,发展有了新战略
“定额计税”,市场成了“大金矿”
樊建川
我要建一个改革开放馆
我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入军校的士兵
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学游泳
小物件,大时代
来,看看这个馆
一百个馆的中国梦
吴协恩
希望退休的时候,华西人能叫我一声“老书记”
初闯商海
主动扶贫
挑起重担
转型升级
传承精神
百年梦想
马云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一、中美邦交正常化,给我这个喜爱英语的孩子带来了接触外界的机会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越来越有要与时代合拍,做一点事情的冲动
三、接触因特网之后,我就认定了网络必将改变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从北京回到杭州,我们“十八罗汉”在湖畔花园我家里创办了阿里巴巴
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开始焕发出巨大的能量
六、现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一分钟内能够承受1700万人同时访问
七、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四十年来走过的路,就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
李书福
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
一
二
三
四
王水福
我的航空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黄代放
结缘清华,泰豪筑梦
清华“造梦师”
牵手“技术”,回报桑梓
创办“仙人掌”企业
“技术+资本”的上市之路
相信改革开放,相信市场的力量
章华妹
四十年里完成七件“家庭大事”
第一件“家庭大事”:领10101号营业执照
第二件“家庭大事”:当上“万元户”
第三件“家庭大事”:变成有车一族
第四件“家庭大事”:登上央视舞台“一夜成名”
第五件“家庭大事”:顺应趋势“个转企”
第六件“家庭大事”:受到总理的鼓励
第七件“家庭大事”:儿子接班了
范渊
初心不变,做网络安全忠实的守护者
余熙
用精彩的中国故事感动世界
瑞士:因画结缘,首开先声
美国:争取讲述真相的机会
冰岛:对话总统,落实文化节
初心:不惧“拦路虎”,推进对外交流
黄允
我用电视剧记录时代
一、70年代末——呐喊,那朵红花绽放
二、80年代——呼唤,与时代共同往前奔跑
三、90年代——回归,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精气神
四、初心——思考,塑造女性、超越自己
五、此刻——守护,天上那颗星闪耀着
王辉耀
我的获得源自改革开放
磨难·幸运·命运转折
北京·海外·贯穿东西
社团·公益·社会企业家
咨政·建言·启迪民智
王一林
初心不改系琼州 天涯梦想又逢春
知青生活,一代人的烙印
改革开放,深圳“打样儿”
建省办特区,“闯海”促繁荣
“烂尾楼”风景,危机中的抉择
稳中求进,我的“百年荣耀”
自贸区到自由港——我们的新征程
张森
勇立潮头——我与改革开放同行
一
二
三
刘殿魁
运河船家四十年之变
一、河之变
二、船之变
三、货之变
四、人之变
周仕超
我的绘画“走出去”
一
二
三
四
于秦峰
矢志不渝,做大叫响北派黄酒
一、老酒缘
二、妙府业
三、封坛情
四、传承心
娄宏霞
我和我的外国友人们
吾建英
一个乡里囡妮的四十年
程华
我所见证的银行二十年
一、向往
二、相逢
三、成长
四、蝶变
刘真骅
心不长皱纹就永远年轻
整理知侠文稿,灵魂得到升华
未来的日子,我将笑着走过
精彩地活着,优雅地老去
“微尘”再小,也不忘感恩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增加宽度
周香莲
四十年,四个讲台谱写人生
公社小学:祠堂里安家
子弟学校:“天之骄子”成了“土包子”
基层党校:迎接挑战,渐入佳境
民办高校:我的教育事业的制高点
徐金波
“无中生有”,创造中国冰酒
松花湖畔谋改革
试错中邂逅冰酒
特别金奖和中国第一款冰起泡(香槟)酒
世界唯一的冰酒博物馆
冰酒小镇升级为世界级产区
陈文华
改革开放与我的艺术圆梦之旅
一、求学之路
二、举办画展
三、油画收藏
四、成立油画协会及合作办学
五、中国五千年历史绘画博物馆
陈秀民
草原人的幸福
张文静
我与红楼的不解情缘
杨嘉利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一
二
三
四
郭梦月
梦想是一轮明月
七岁的设计师
私人定制
城市的脚步
不一样的月光
杨木华
穿越我生命的四十年光阴
一、借粮
二、交不起的一块五毛钱
三、难忘的乡村教师岁月
四、放飞梦想的地方
龙玉纯
幸福的赶路人
江辉生
爱上橄榄绿
一
二
三
四
五
吴明志
做民族瑰宝的守护传承人
一、遇上良机,入中医学会获名师教导
二、走出国门,弘扬中医文化
三、坐诊胡庆余堂,为祖国医疗事业贡献余热
王明忠
昔日曾搏击于激流
一、引子
二、迎来改革
三、“遭遇”下海
四、大刀阔斧
五、感谢改革
李文山
我和自行车的故事
盛常国
一个修鞋匠的文学路
一
二
三
王闽九
用脚步丈量美丽中国
从孩提时代走起
壮胆出省见世面
逐梦之旅难停歇
初出国门驿路长
刘跃清
我们一家人
一
二
三
四
五
王薇芳
又是一年麦收季
一
二
三
四
蔡运磊
兄弟的步子
魏民
寻梦深圳——我和小伙伴们的创业故事
鸣谢
四十年来家国
版权信息
总序
屈建平
改革开放圆了我的电影梦
回到改革元年
核桃林里的成长与爱情
依稀世外朱辛庄
投身电影电视事业
跨越大洋筑新桥
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
王琛发
岁月散记:北望神州改革开放四十年
“牛干冬”大街的信件
不一样的“外资”
陌生的故乡人
过时的演讲
谢崇通
来自中国的“安全感”
一、给自己开路
二、给中国品牌开路
三、为智慧安防搭台,促生新的行业标准
四、安全感带来亲密感
五、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王家明
又一个十年的回顾与期盼
哈尔滨,如同我的注解
初遇改革开放的春风
让拉美认识“中国制造”
见证“中国速度”
试水“中国创造”
做有担当的新华侨
施小骊
从中国城到华尔街
陈雪梅
繁花满树春才半——我的中国故事
一、母校北大的变迁
二、深圳大学生活
三、国际学术报告和科研论文的可喜变化
四、在国内发展的朋友的故事
结束语
朱颂瑜
从高第街开始的梦
幸运的注脚
在开放中走出去
世界感受中国跃动
拥抱家乡,感恩是福
黄勤
为中法友谊贡献半生
家乡富贵娇娇女,侨民二代前行人
爱与志向,可以兼得
翩翩外交官,浓浓中法情
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李丛
在路上的冬梦人
余根亮
借雨追风立潮头
路
诗和远方
回归心灵
蓉子
我是新加坡的文化钟点工
一、祖母嘱我:回来,顾家!
二、一本书,是我少年的乐园
三、世界地图中,潮汕最美丽!
四、一生最大的喜悦,重回祖国!
五、人家跑出去,我走进来!
六、两万五千年的花岗岩
七、好事之徒,不务正业
八、我早知东方将亮!
九、我没有文化障碍!
冯蕴珂
走过罗湖桥之后的故事
李彦
文化搭起中加友谊之桥
一
二
三
郎莉
做中国人的海外置业顾问
刘凤霞
我为中美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一、相会在70年代的大学校园
二、异乡打拼路漫漫
三、一个大国悄然崛起
四、打开一扇文化交流之窗
刘建萍
家乡,每年都不一样
一、行路不再难
二、发自内心的微笑
三、于细微处见精神
汤丽娟
对岸的灯火
惊艳重庆
踏出国门
定居国外
中国巨变
薛燕平
在布达佩斯回望
听,改革开放的号角
市场经济来了
习惯于那些曾经不敢想的事情
“嬉皮”库山爱北京
布达佩斯的中国人
不停歇的脚步
李永华
飞机旅行三十年
孙博
故乡巨变激发我的文学创作灵感
一
二
三
四
余泽民
四十年回首:从读书热到“走出去”
张晓春
中国梦与非洲梦
颜向红
四个十年,四个四重奏
第一个十年: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第二个十年:抬头寻找天空的翅膀
第三个十年:让我拥抱着你的梦
第四个十年: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杨坚华
莱茵河边的回忆
章云
加国流行“中国热”
一、所里来了中国人
二、戈温的中国情结
张晓至
我的房东芭芭拉
赫景秀
从Hometown Buffet餐厅到舌尖上的中国
舒怡然
温暖的背影
一
二
三
四
五
江岚
四十年,人远天涯近
一
二
三
四
彭菲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大把的银元脆脆地响
二、“土豪”标配
三、被领导敲打
四、留美老土取真经
五、凤凰城哭泣的母亲
六、模范公民“哑裔”的觉醒
七、礼仪之邦汉服秀
魏青
我的四十年人生际遇
孙宽
四十年漫漫英语学习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穆紫荆
锦江春色何处来
一、一张护照里有祖国的分量
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三、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陈俊
高铁纪行
一、令人不安的两分钟
二、高铁业务一条龙
三、怎么这么快呢
倪娜
从追梦到拾梦的四十年
一、扎根脑海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远行的脚步,记忆的寻找
三、双语切换的燕子
唐文琼
闯海人
刘真
风雪回乡路
霍晓民
忆中非往事,感今昔巨变
一、一盒珍贵的降压药
二、一元人民币解决大问题
三、从“不可能”到“很平常”
杨平
我们的春华秋实
杨金春姿
我的留古七年
引言
一、全额奖学金的零批次志愿
二、陌生国度的苦与乐
三、学习世界领先的全科医学
四、祝福祖国
鸣谢
亲历中国四十年
版权信息
总序
伊利亚兹·斯巴修Iljaz Spahiu [阿尔巴尼亚]
我与中国的昨天、今天
和丹Hodan Osman Abdi [索马里]
慢旅中华
拉贾·马格斯维伦Raja Magasweran [美国]
我把青春献给了改革开放的中国
1974年,我来到中国
从“你”“我”开始研究汉字输入法
参与中国的城市建设
我和“小护士”
我们正经历幸福时代
“走出去”的明日中国
爱卡德·高索Eckhard Goessl [德国]
我想申请中国“绿卡”
一、与中国结缘
二、在宁波开启新生活
三、改革开放令世界充满了机会
尼古拉Nicola D'Ascenzo [意大利]
我是一名“新中国人”
想改变世界就来中国!
“新四大发明”、数字PET, “中国创造”改变世界
在中国干实事——痛快!
中国,谢谢你成就了我
我愿做新时代的马可·波罗
酒井哲夫[日本]
浙江杭州,我的第二故乡
杜华Alain Delwarte [比利时]
人在旅行
火山刚刚醒来:1980年至1982年
火山喷发:1989年至2018年
查尔斯·雷伊·麦凯Charles Reay Mackay [澳大利亚]
我见证了“中国奇迹”
高斯·菲尔God's Favour [尼日利亚]
生活的礼物
龙安志Laurence J. Brahm [美国]
我亲历的中国经济四十年
绿军装和可乐
快车道上的90年代
循序渐进的“中国方案”
多元本土化而非单一全球化
朱莉·希科尔迪Julie Ceccaldi [法国]
那一抹东方的温暖
毕华Airaldo Piva [意大利]
遇上横店
库玛·巴塔查雅Kumar Bhattacharyya [英国]
令我着迷的中国科技
马万Marwan Mohammed Ahmed Rashed [也门]
来中国看看吧,你不会失望
吴正荣Uwe Brutzer [德国]
为梦想停留
保罗·科尼Paolo Coni [意大利]
将我的声音献给中国
曹思德Steven M. Champman [美国]
与中国伙伴“缘定终身”
有人情味的中国人让我“宾至如归”
言出必行的中国伙伴
改革开放是康明斯的历史机遇
将中国人才推向国际舞台
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让更多的研发中心扎根中国
“聚天下英才”的豪情壮志
安纳托里·米兰丘克Anatolii Myronchuk [乌克兰]
我了解的中国:乌克兰人眼中的中国科技领域改革开放政策
弗朗索瓦·马蒂François Mathey [法国]
我是一个不会说中文的中国教授
一切要从1985年说起
2005年把研究室搬到郑州
第一次在上万人面前演讲
林东Jeremy Landon Darilek [美国]
我的农业创业之旅
聂子瑞Erik Nilsson [美国]
扶贫应成为国际社会想到“何为中国”的第一个概念
中国找到了扶贫的答案
新媒体怎么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两个扶贫故事在全球引起反响
卡极Courage Rukuni [津巴布韦]
我的留学生活
语 言
餐 饮
天 气
生活方式和文化
卢尔德·费尔南德斯·埃斯基韦尔Lourdes Fernández Esquivel [秘鲁-委内瑞拉]
我遇见了改革开放
1985年的夏天,我乘火车到达北京站
1988年南下旅行,让我看到多元化的中国市场
不同的改革,不同的结果
雨果·迪亚斯Hugo Diaz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无法拒绝来中国
不要闭上双眼
在哪里开始
消除恐惧
南三条的太和市场
北京,2008年奥运会前后
环 境
社会文明进程
我梦想的中国
东丰[日本]
激情燃烧的岁月
唐纳德·斯通Donald Stone [美国]
与中国同行
咸政兑[韩国]
我的青春,我的中国
大学生活开启通往中国的大门
割舍不掉的赣鄱情结
春风化雨暖人心
拉德曼Hasan Radman Ali Murshed [也门]
到中国轻纺城淘金
鞠瑞欣Claudia Juzi⁃Rahm [瑞士]
一名瑞士医生的中国故事
尼尔斯·贝尔格曼Nils Bergemann [德国]
八千里路云和月
李雅各Yaacov Levi [以色列]
我的中国故事
汤姆·利比希Tom Liebig [法国]
半个中国人
拜赫纳德·栋杜Bernard Tondu [法国]
我在中国农村
我的中国发现之旅
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巨变
行走在中国
我带朋友游中国
伍伟裕Allan Ng Wai Yee [新加坡]
我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一、第一印象
二、成都和宜宾
三、关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思考
(一)城市:发展迅速
(二)创意:阿里巴巴和腾讯位列前茅
(三)“一带一路”倡议:带来进步和繁荣
(四)其他想法
金智Jakub Ilczyszyn [波兰]
谦虚的奥秘
约翰·桑国亚John Smagula [美国]
我的中国茶之旅
茶之初体验
学习茶艺,研究中国茶
“我”的茶
米福Volker Müller [德国]
重庆,我心归属之地
一、街头的一碗辣辣的小面
二、重庆人特别友好
三、快速发展的城市
米·卡尔森·伯格奎斯特Mi Karlsson Bergkvist [瑞典]
天一阁和语言研究: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巴希姆·萨马拉伊Bassim Faiq Al⁃sammaraiee [伊拉克]
与时间赛跑的中国
唐曦兰Podareva Anastasiia [俄罗斯]
爱你,就是为你写诗
鸣谢
四十年四十人是2018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韩庆祥 总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四十年四十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