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美术史家巫鸿全新力作,一场跟随穿衣镜的时空漫游。

内容简介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从怡红院到养心殿,镜屏如何引发中国人关于真与幻的文学和艺术想象?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

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并通过跨国贸易在世界上流通,物品、绘画和摄影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起来。帝王、艺术家、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作者简介

作者巫鸿,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玛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成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美术家联合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两项荣誉的第一人。

其著作包括对中国古代、现代艺术以及美术史理论和方法的多项研究,古代美术史方面的代表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1989)、《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1996)、《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2012)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解题 一个虚构的微电影脚本

楔子 “史前”大镜

上编 物件与映像

第一章 从凡尔赛到紫禁城:东西方联合创造穿衣镜

壁镜的时代

清帝的镜屏

《对镜仕女图》

第二章 从怡红院到养心殿:文学和视觉想象中的镜屏

曹雪芹的镜屏想象

乾隆的镜像幻想

下编 媒材与主体

第三章 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的流通

克莱门蒂娜夫人的女儿们

新奥尔良的白奴女孩

暹罗国王的妃子

中国:传教士写作到影楼实践

第四章 从程式到主体:在镜像中发现自我

辛亥剪辫纪念照

莫里索的《赛姬》

尾声 大镜的失落

后记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是2021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美] 巫鸿。

得书感谢您对《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筑影长城——杨东长城摄影集 电子书
本书精选200余张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长城的照片,结集成册,记录下长城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婉蜓盘旋与起伏连绵。
石头上绣花:影雕李雅华 电子书
本书记述自崇武名匠家走出来的李雅华,从小与石头摸爬滚打,经历了与父亲决裂、另立山头、闯荡江湖、婚姻之殇,及种种挫折失败……在文化与商业的夹缝中,她扛着石头过河,“趴趴走”抱紧石头,创办了石文化公园、石雕博物馆,尤其创建了“在石头上绣花”的惠和影雕,成为传统石雕工艺的一朵奇葩。
世界遗产影像学·皇园撷影 电子书
本书由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梅生带领11位学员员共同研究创作,他们研究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影像学——中国皇家园林的影像挖掘和表现。梅生和他的学生们以中国明清皇家园林的古建筑群为蓝本进行实践拍摄,包括颐和园、圆明园、北京故宫之中的御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外八庙。本书采用的图片精美,准确地再现了中国皇家园林的风貌;本书的文字详实,对于每个历史遗迹都有详细的介绍。本书适合对我国摄影爱好者和历史、建筑爱好
琼中史 电子书
梳理并论述了海南岛琼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状况。
海口史 电子书
海口一直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海南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汉武帝在此设立珠崖郡,海口便开启了封建化进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王朝在海南的统治范围仅局限在琼北地区。隋唐时期重新在海南全面设置郡县,海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汉族移民大量增加。宋代至清代,由于受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影响,海口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海口的社会、经济等领域更是呈现全方位快速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