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新时代中国商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的问题亦随之出现。如何规范和引导企业家的经营行为,不仅是当今法学界必须回答的问题,更是当今伦理学界亟待回应的问题。
内容简介
《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从儒家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出发,构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商业伦理精神体系,即“以仁为本”“以义制利”“礼以行义”“智者乐水”“诚实守信”五种精神。在这一体系中,《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通过大量案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减少企业家犯罪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可资读者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朱德贵,1964年生,江西省上饶市弋阳人,北京大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博士后,现为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家税法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税史研究院特聘专家、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财政学和商业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出版《中国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等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荣获各类省厅级科研奖励8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第一章 绪论
一 关于课题的选题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契约理论
一 古典契约理论
二 现代契约理论
三 关系性契约理论
第二节 功利主义理论
一 行为功利主义
二 规则功利主义
第三节 义务论
第四节 德性论
一 儒家对“德”的解释
二 儒家美德的核心意义
第五节 行为经济学及相关理论
一 “自然人快乐”假设
二 理性假设理论
三 认知偏差思想
第三章 新时代“以仁为本”精神
第一节 “以仁为本”精神的哲学意义
一 “仁者自爱”
二 “仁者爱人”
三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二节 提倡“以仁为本”精神的必要性
一 企业家对自身“仁”观念升华的需要
二 消费者和员工对企业“仁爱”文化的需要
三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需要
第三节 践行新时代“以仁为本”精神的途径
一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二 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
三 提高企业仁爱文化的水平
第四章 新时代“以义制利”精神
第一节 “以义制利”精神的哲学意义
一 义者,宜也
二 界限者,义也
三 事无大小,皆有义利
第二节 提倡“以义制利”精神的必要性
一 商业欺诈:获取不义之财
二 商业贿赂:以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利
三 侵犯商业秘密:取得市场优势
第三节 践行新时代“以义制利”精神的途径
一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二 反对商业欺诈
三 反对商业贿赂
四 禁止侵犯商业秘密
五 反对商业歧视
第五章 新时代“礼以行义”精神
第一节 “礼以行义”精神的哲学意义
一 礼者,人之规范
二 礼训别
三 礼者,人之本也
第二节 提倡“礼以行义”精神的必要性
一 见利忘“礼”,无视道德律的约束
二 缺乏契约精神,不遵守合约规定
三 漠视商务礼仪,损害企业形象
第三节 践行新时代“礼以行义”精神的途径
一 遵守市场规则
二 弘扬契约精神
三 树立正确商务礼仪观
第六章 新时代“知(智)者乐水”精神
第一节 “知(智)者乐水”精神的哲学意义
一 智为是非之本
二 智者见于未萌
三 智者知人(或知己)
第二节 提倡“知(智)者乐水”精神的必要性
一 商场对“明是非”的呼唤
二 市场对“变通”的要求
三 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第三节 践行新时代“知(智)者乐水”精神的途径
一 提高企业家“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 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三 正确选拔和使用“智者”型人才
第七章 新时代“诚实守信”精神
第一节 “诚实守信”精神的哲学意义
一 “诚”的哲学意义
二 “信”的哲学意义
第二节 提倡“诚实守信”精神的必要性
一 企业家“诚心”修养之必要
二 企业信誉提升之需要
三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之需要
第三节 践行新时代“诚实守信”精神的途径
一 加强企业家“诚心”修养
二 提高企业信誉
三 建设企业诚信文化
第八章 构建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的意义
第一节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商业伦理文化
第二节 为企业家提供道德行为指南
第三节 为政府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附录 孔子对“仁义礼智信”的论述
一 仁
二 义
三 礼
四 智
五 信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德贵。
得书感谢您对《新时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