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阳明学研究繁荣,越文化传承创新
内容简介
本辑分阳明学研究和一般越文化研究两个主题。王阳明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尤其是“文化自信”之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之回归成为时代思潮,阳明学的传播再次掀起热潮,阳明学的多维度研究转趋繁荣。绍兴是阳明先生的故乡,在历史上是阳明学向国内外传播、辐射的中心地,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作为阳明先生故乡的学术研究机构,在今天更应承担起阳明学之传承、弘扬、研究、实践的现实使命。今年,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闭幕论坛在绍兴隆重召开,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参与组织了这次闭幕论坛的“全国阳明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本辑中的阳明学研究文章就精选自这次研讨会的论文集。另外,一般越文化研究主题既包括越地名人张岱、黄宗羲、蔡元培、鲁迅、蒋梦麟等的研究,又包括绍兴城市史、家族史方面的论述,也涉及了越地民俗民风的相关内容,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对越文化研究有素的专家之手,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个案的分析,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中国越学》编委会
目录
王阳明《西湖》诗碑辨伪
一 阳明西湖写怀
二 《西湖》诗碑拓本三种考论
三 《西湖》碑刻诗文真伪
阳明夫子《传习录》版本源流考
一 亲传弟子记载的阳明夫子语录与《传习录》文本的不断增订
从王阳明公移观其为官思想
一 爱护百姓的儒家情怀
二 善恶认识的心学思想
三 廉能刚果的为官之道
地方志中所见王阳明诗小考
一 佚诗考释
二 伪作考释
三 地方志于王阳明诗歌研究之价值
“万物一体”学说是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万物一体”学说的思想渊源及其创设轨迹
二 “万物一体说”的基本思想内涵
三 “万物一体说”的现实意义
四 结语
阳明学的“良知”与“知识”
一 心外无理——道德行为的根据
二 不告而娶——道德判断的困境
三 希高慕大——对世俗儒者的批判
四 结语
“致良知”附会于“格致诚正”
一
二
三
四
王充在越文化发展史上的经典意义
一 王充是中华民族精神“实事求是”的突出贡献者
二 王充彰显出传统士人的“大丈夫”人格和“大人之胸怀”
三 王充在政治上的温和态度对古今学者都有启迪意义
四 王充对越地文化采取的辩证态度也为今人树立榜样
试论刘基官德理论的内涵
一 勤政:“居则匡辅治道”
二 爱民:“治国之道在爱民”
三 廉节:“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四 公直:“抗言直议,不以利害怵其中”
结语:刘基官德的历史局限性及其现代价值
陶奭龄年谱简编
张岱诗集四种题记
一 今人黄裳藏《琅嬛文集》手稿本
二 国家图书馆藏《张子诗秕》抄稿本
三 上海图书馆藏《张子诗秕》转抄本
四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琅嬛文集》沈复灿手抄本
张岱《陶庵梦忆》与明末戏曲生态谱系及其审美本质
引言
一 母体文化与闹热、风情、奇趣
二 戏曲本体生态的雅俗转变
余论 戏曲外部生态与新曲的生态与审美新格局
论黄宗羲的科学思想
一 破除世俗迷信:对命理学的批判
二 大力提倡“绝学”
三 求实:“推物理之自然”
四 “穷理者必原其始”
五 余论
试论蔡元培先生的“家国情怀”
一 蔡元培先生“家国情怀”的体现
二 蔡元培“家国情怀”的渊源
蔡元培与我国图书馆事业
一 早期对图书馆的认识
二 创设图书馆制度
三 结语
历史伟人是一座精神丰碑
一 研究鲁迅文学之“困难”
二 从作品看人是最可靠的
三 我们从鲁迅那里学习什么
宋高宗在绍兴
一 南宋初年的临时首都
二 宋高宗在绍兴诸政
三 绍兴府与两浙东路
朱熹门人廖俣家世生平考
引言
一 释文
二 廖氏的家世
三 有两个廖俣吗?
四 廖俣是朱熹师友还是门人?
五 廖氏家族的婚姻
论堕民的分布地区
一 绍兴的堕民
二 宁波和舟山的堕民
三 杭严嘉的堕民
四 金衢温台的堕民
五 苏沪皖的堕民
绍兴越社的前世今生
一 越社成立的时间、宗旨及其与南社、鲁迅的关系
二 越社的主要活动和贡献
三 期待越社的“今生”更有作为,成绩更为卓著
兰亭学:从学科定位到学科构建
中国越学.第十辑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汪俊昌。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越学.第十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