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解读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建设格局。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践中走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意愿,能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运用清晰的语言介绍了2012年以来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实践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建设格局、立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政府建设与依法行政、司法与法治监督、法治社会与法治文化建设、涉外法治的成果与现状等做了宏观性阐释和整体性鸟瞰,勾勒出当代中国法治的总体与全新风貌。

作者简介

作者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朝阳法律评论》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长江学者”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法理学、立法学、比较法学研究,对法律经济学、法律全球化、宗教法治和当代西方法律思想有很深的造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系下列项目的研究成果

序言 在法治轨道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导论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和保障

二、新时代党对法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建设成就

(一)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国成就巨大

(二)新时代十年的法治理论与实践成果

第一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二)党领导法治建设百年历程的简要回顾

1.新民主主义法制探索时期(1921—1949年)

2.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初创和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年)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时期(2012年至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经验和特点

(一)从历史坐标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从世界方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从时代特征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建设格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格局

(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二)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三)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立法

一、新时代立法体制与法律体系

(一)立法体制与时俱进

(二)完善发展法律体系

二、《立法法》修正是新时代立法的一件大事

(一)完善理论原则的正确指引

(二)推进立法体制机制创新

三、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一)内涵与实效

(二)完善工作机制

第四章 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与依法行政

一、法治政府的建设举措

(一)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二)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

二、法治政府的建设任务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任务设定

(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重要指引

(三)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创新表述

(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政府的建设实践

第五章 新时代司法与法治监督

一、当代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

(一)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三)司法权运行机制

(四)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五)司法职业制度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司法实践

(一)审判工作

(二)检察工作

三、监察法治及其实践

(一)监察体制改革及立法沿革

(二)监察法治的主要内容

(三)监察法治的实践

第六章 新时代法治社会与法治文化建设

一、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一)法治社会的定位和内涵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原则目标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四)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途径方法

二、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一)礼法并重、德法合治是中国悠久且有效的治理传统

(二)德法兼治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经验总结

(三)德法兼治是“德治”和“法治”内在功能关联的必然要求

(四)德法兼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现实诉求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一)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

(二)继承革命法律文化

(三)借鉴国外法治文化合理元素

(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法治文化

(五)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升法学理论水平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治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融入法治文化建设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的涉外法治

一、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一)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二)深刻揭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规律

(三)锤炼人类社会共同价值

(四)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

二、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三、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体系

参考文献

(一)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与著述

(二)官方文件、报告、讲话、图书

(三)报刊文章

(四)网络文献

(五)古籍

后记

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中国是202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冯玉军。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理解与实施(英文版) 电子书
ThisbookintroducestheChinaCybersecurityClassifiedProtectionSystem(CCPS),coveringitsdevelopment,interpretationoftheCybersecurity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underlyingstandards,andproceduresinpra
变动时代的法律职业者:中国现代司法官个体与群体(1906-1928) 电子书
探讨现代中国法治的艰难历程,呈现法制移植在现代中国展开的复杂状态。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12卷) 电子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刊物,本册是第12卷。
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 电子书
熊逸作品,讲透古代中国的正义、道德、伦理,告诉你许多难题的答案。
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蓝皮书(2016) 电子书
本蓝皮书共分为“我国电信网络诈骗基本情况”“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保障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研究”四个章节。其中对国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现状、犯罪特征、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实名制”背后的“记名制”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开户模式,发布了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的十大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与对策,包括提出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