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消费社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并提供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当代发展的一些新特征和新趋势,重点把握消费的当代凸显所带来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消费社会的时代境遇要求重新激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构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本书分析了消费意识形态性形成的历史前提与时代条件,并把握其生成的内在逻辑。该题还分析了消费意识形态性的实施机制,主体机制及其社会效应,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消费意识形态性赖以形成的总体境遇进行批判,更加明晰地把握其基础和实质。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特性的反思和批判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问题域,并为反思和审视当今中国消费问题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寻求该问题的解决之策提供思想启迪。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目录
绪论
一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提出
二 消费社会与意识形态概念辨析
三 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 基本思路
第一章 消费意识形态特性形成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现代消费的生产前提:资本生产机制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现代消费的技术前提:大众媒介的兴起及其现代化
第二章 消费意识形态特性形成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资本逻辑生成的内在机理及其社会效应
第二节 生产社会的拜物教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消费社会拜物教观念形成的内在逻辑
第四节 消费社会的拜物教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章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广告的话语机制与实施策略
第二节 大众媒介的特性与社会效应
第四章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主体需要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消费心理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主体身份认同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主体价值观念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主体消费行为
第五章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效应
第一节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向”
第二节 多层次、多场域社会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消费文化的兴起与社会秩序的变迁
第四节 社会状态的合法化佐证
第六章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总体批判
第一节 重新审视生产与消费
第二节 重新审视商品的价值结构
第三节 重新审视拜物现象的基础与实质
第七章 当今时代中国消费问题的现实考量
第一节 中国消费问题的发展逻辑与总体状况
第二节 中国消费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荣鑫。
得书感谢您对《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