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深度学习

移动深度学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深度学习在移动端运算应用实践与框架调整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如何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移动端运算领域,书中尽量避免罗列公式,尝试从几何含义去解释相关内容。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展示在移动端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demo,让读者形成直观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章-第4章),讲述如何在移动端项目中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第三部分(第5章-第8章),难度略大,主要讲述如何深入地调整框架,适配和定制自己的框架。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内容简介

版权页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读者服务

目录

第1章 初窥移动端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

1.1 本书示例代码简介

1.1.1 安装编译好的文件

1.1.2 在Demo App中应用神经网络技术

1.2 移动端主体检测和分类

1.3 在线上产品中以“云+端计算”的方式应用深度学习技术

1.4 在移动端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业界案例

1.4.1 植物花卉识别

1.4.2 奇妙的风格化效果

1.4.3 视频主体检测技术在App中的应用

1.5 在移动端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难点

1.5.1 在服务器端和移动端应用深度学习技术的难点对比

1.5.2 实现AR实时翻译功能

1.6 编译运行深度学习App

1.6.1 mobile-deep-learning项目环境简介

1.6.2 mobile-deep-learning项目整体代码结构

1.6.3 mobile-deep-learning通用环境依赖

1.7 在iOS平台上搭建深度学习框架

1.7.1 在iOS平台上搭建mobile-deep-learning项目

1.7.2 在OS X平台上编译mobile-deep-learning项目

1.7.3 iOS平台上mobile-deep-learning项目的Demo代码结构

1.8 在Android平台上搭建深度学习框架

1.8.1 Android平台上mobile-deep-learning项目的环境依赖

1.8.2 Android平台上mobile-deep-learning项目的Demo代码结构

1.8.3 用Paddle-Lite框架编译与开发Android应用

1.8.4 开发一个基于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的Android App

第2章 以几何方式理解线性代数基础知识

2.1 线性代数基础

2.1.1 标准平面直角坐标系

2.1.2 改变坐标系的基向量

2.2 向量的几何意义

2.2.1 向量的加减运算

2.2.2 向量的数乘运算

2.3 线性组合的几何意义

2.4 线性空间

2.5 矩阵和变换

2.6 矩阵乘法

2.7 行列式

2.8 矩阵的逆

2.9 秩

2.10 零空间

2.11 点积和叉积的几何表示与含义

2.11.1 点积的几何意义

2.11.2 叉积的几何意义

2.12 线性代数的特征概念

2.13 抽象向量空间

第3章 什么是机器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

3.1 移动端机器学习的全过程

3.2 预测过程

3.3 数学表达

3.3.1 预测过程涉及的数学公式

3.3.2 训练过程涉及的数学公式

3.4 神经元和神经网络

3.4.1 神经元

3.4.2 神经网络

3.5 卷积神经网络

3.6 图像卷积效果

3.6.1 从全局了解视觉相关的神经网络

3.6.2 卷积核和矩阵乘法的关系

3.6.3 多通道卷积核的应用

3.7 卷积后的图片效果

3.8 卷积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padding和stride

3.8.1 让卷积核“出界”:padding

3.8.2 让卷积核“跳跃”:stride

3.9 卷积后的降维操作:池化

3.10 卷积的重要性

第4章 移动端常见网络结构

4.1 早期的卷积神经网络

4.2 AlexNet网络结构

4.3 GoogLeNet网络结构

4.3.1 模型体积问题

4.3.2 计算量问题

4.4 尝试在App中运行GoogLeNet

4.4.1 将32位float参数转化为8位int参数以降低传输量

4.4.2 将CPU版本服务器端框架移植到移动端

4.4.3 应用在产品中的效果

4.5 轻量化模型SqueezeNet

4.5.1 SqueezeNet的优化策略

4.5.2 fire模块

4.5.3 SqueezeNet的全局

4.6 轻量高性能的MobileNet

4.6.1 什么是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

4.6.2 MobileNet v1网络结构

4.6.3 MobileNet v2网络结构

4.7 移动端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方向

第5章 ARM CPU组成

5.1 现代计算机与ARM CPU架构的现状

5.1.1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5.1.2 移动计算设备的分工

5.2 简单的CPU模型

5.2.1 取指过程

5.2.2 译码过程

5.2.3 执行过程

5.2.4 回写过程

5.2.5 细化分工:流水线技术

5.3 汇编指令初探

5.3.1 汇编语言程序的第一行

5.3.2 这些指令是什么

5.4 汇编指令概况

5.4.1 ARM CPU家族

5.4.2 ARMv7-A处理器架构

5.4.3 ARMv7汇编指令介绍

5.5 ARM指令集架构

5.6 ARM手机芯片的现状与格局

第6章 存储金字塔与ARM汇编

6.1 ARM CPU的完整结构

6.2 存储设备的金字塔结构

6.3 ARM芯片的缓存设计原理

6.3.1 缓存的基本理解

6.3.2 简单的缓存映射结构:直接映射

6.3.3 灵活高效的缓存结构:组相联映射

6.3.4 利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优化访存性能

6.4 ARM汇编知识

6.4.1 ARM汇编数据类型和寄存器

6.4.2 ARM指令集

6.4.3 ARM汇编的内存操作

6.5 NEON汇编指令

6.5.1 NEON寄存器与指令类型

6.5.2 NEON存储操作指令

6.5.3 NEON通用数据操作指令

6.5.4 NEON通用算术操作指令

6.5.5 NEON乘法指令

6.5.6 运用NEON指令计算矩阵乘法

第7章 移动端CPU预测性能优化

7.1 工具及体积优化

7.1.1 工具使用

7.1.2 模型体积优化

7.1.3 深度学习库文件体积优化

7.2 CPU高性能通用优化

7.2.1 编译选项优化

7.2.2 内存性能和耗电量优化

7.2.3 循环展开

7.2.4 并行优化与流水线重排

7.3 卷积性能优化方式

7.3.1 滑窗卷积和GEMM性能对比

7.3.2 基于Winograd算法进行卷积性能优化

7.3.3 快速傅里叶变换

7.3.4 卷积计算基本优化

7.4 开发问题与经验总结

第8章 移动端GPU编程及深度学习框架落地实践

8.1 异构计算编程框架OpenCL

8.1.1 开发移动端GPU应用程序

8.1.2 OpenCL中的一些概念

8.2 移动端视觉搜索研发

8.2.1 初次探索移动端AI能力

8.2.2 取消拍照按钮,提升视觉搜索体验

8.2.3 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提速视觉搜索

8.2.4 通过AI工程技术提升视觉搜索体验

8.3 解决历史问题:研发Paddle-Lite框架

8.3.1 体积压缩

8.3.2 工程结构编码前重新设计

8.3.3 视觉搜索的高级形态:实时视频流式搜索

封底

移动深度学习是2019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永会。

得书感谢您对《移动深度学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深度学习原理与实践 电子书
(1)大量图例,简单易懂。作者亲自绘制了大量插图,力求还原深度学习的算法思想,分解和剖析晦涩的算法,用图例来表示复杂的问题。生动的图例也能给读者带来阅读乐趣,快乐地学习算法知识,体会深度学习的算法本质。 (2)简化公式,生动比喻。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类的书中通常会有大量复杂冗长的算法公式,为了避免出现读者读不懂的情况,本书尽可能地统一了公式和符号,简化相关公式,并加以生动的比喻进行解析。在启发读者的同时,锻炼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算法原理,代码实现。在介绍深度学习及相关算法的原理时,不仅给出了对应的公式,还给出了实现和求解公式的代码,让读者明确该算法的作用、输入和输出。原理与代码相结合,使得读者对深度学习的算法实现更加具有亲切感。 (4)深入浅出,精心剖析。理解深度学习需要一定的机器学习知识,本书在D1章介绍了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内容。在内容安排上,每章依次介绍模型框架的应用场景、结构和使用方式,最后通过真实的案例去全面分析该模型结构。目的是让读者可以抓住深度学习的本质。 (5)入门实践,案例重现。每一章最后的真实案例不是直接堆砌代码,而是讲解使用该算法模型的原因和好处。从简单的背景知识出发,使用前文讲解过的深度学习知识实现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实践可以用于及时检验读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读者奠定深度学习的实践基础。 将一本技术书籍写得通俗易懂谈何容易,但《深度学习原理与实践》这本书确实做到了。书中对近年来火热的深度学习理论知识进行简单剖析,化繁为简,没有局限于坐而论道,而是将实例和数学理论相结合,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各种模型并上手实践,值得细读。 --唐春明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学科学院副院长 本书从原理、方法、实践这 3 个维度系统地介绍了深度学习的方方面面,内容详实,解读清晰,细节与全貌兼顾,既适合初学者阅读,也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的参考用书。 --杨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近年来出版的深度学习相关图书中,本书是我见过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中文书籍之一。本书对 ANN、CNN、RNN 等模型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入大量图例和简化后的公式,让算法浅显易懂。每一章的实践内容都给人惊喜,强烈推荐! --吴健之 腾讯音乐高级工程师 作为产品经理,我能看懂的深度学习书籍实在太少了。本书恰到好处,插图丰富直观,数学公式简练,很喜欢此类风格的图书,易懂好学。即使你不是程序员或算法专家,该书也值得一看! --张瑞 中软国际高级产品经理
深度强化学习实战 电子书
详解深度强化学习,从入门到实战。
PaddlePaddleFluid深度学习入门与实战 电子书
本书全面讲解PaddlePaddle Fluid框架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应用。
深度学习程序设计实战 电子书
本书以Python语言和Tensorflow为工具,由浅入深地讲述了深度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算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内容包括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递归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反向传播算法、三层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生成式对抗网络和目标检测等。
深度学习入门与TensorFlow实践 电子书
基于TensorFlow2,系统讲述如何搭建、训练和应用深度学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