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实用主义的线索与视域

古典实用主义的线索与视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从“问题史”和“思想史”两个视角出发,对实用主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学理研究,在“方法—体系—世界观”的整体视域中探讨实用主义的思想特征和多维面向。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感知与实在:古典实用主义的内在线索》从问题史的视角提炼出一条能够深度刻画实用主义学理特征的总体线索。这条围绕“感知与实在”展开的线索不仅能够清晰地揭示出实用主义的内在逻辑和建筑形态,还能通过对实用主义“史前史”的回溯和“当代史”的考察完整地梳理实用主义的谱系和源流。

下编《观念的合生与互释:围绕古典实用主义展开的思想史研究》收入作者在研究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所做的一些思想史考察。

这些研究试图呈现,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形态,实用主义如何在与其他思想的合生和互释中获得自身的丰富性和立体性。

作者简介

译者孙宁,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实用主义、新实用主义、美国思想史和心灵哲学等。已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翻译杜威著作两本。曾在美国杜威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并参与杜威课堂笔记的编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一

序二

上编 感知与实在:古典实用主义的内在线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清教传统中的感知与实在:以爱德华兹为例

第三章 超验主义语境中的感知与实在:以爱默生为例

第四章 自然主义语境中的感知与实在:以梭罗和伯格比为例

第五章 观念论语境中的感知与实在:以罗伊斯为例

第六章 不可通约的两条道路:作为怀疑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的桑塔亚那

第七章 皮尔士论感知与实在

第一节 从二元表征到三元解释:广义符号学对显象学的转译与更新

第二节 多态的实在与连续的演化:广义符号学视域下的实在观

第八章 詹姆士论感知与实在

第一节 从感知者到纯粹经验:彻底经验主义语境中的分析、训练与沉浸

第二节 从哲学立场到生命洞见:人本主义与彻底经验主义视角下的实在观

第九章 米德论感知与实在:感知的二重维度和实在的双层构造

第十章 杜威论感知与实在

第一节 感知、审美与共识:交互论语境中的分析与推进

第二节 超越实在论和观念论:经验形而上学与自由自然主义语境中的实在观

下编 观念的合生与互释:围绕古典实用主义展开的思想史研究

第十一章 从康德到皮尔士:继承与超越

第十二章 “像”和“纯粹经验”:柏格森与詹姆士

第十三章 杜威的探究逻辑:定位与考察

第十四章 过程与事件:杜威的形而上学

第十五章 古典实用主义与古希腊

第十六章 古典实用主义的宗教维度

第一节 引论:世界与绝对者

第二节 通向上帝的三条道路:皮尔士的宗教观

第三节 在尘俗与神圣之间:詹姆士的宗教观

第四节 作为共同信仰的“宗教性”:杜威的宗教观

结语: 一种可能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古典实用主义的线索与视域是202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宁。

得书感谢您对《古典实用主义的线索与视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以藏传佛教为视域的文化现象解析 电子书
关帝信仰虽源于中原,但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关帝带上风靡藏区、独一无二的完美英雄——格萨尔的面具,以格萨尔的称谓流传至今,体现了汉、满、蒙、藏等民族通过宗教文化这一特殊纽带相互联系、彼此交流的历史本相。本书通过对大量的藏文文献资料,尤其是格萨尔拉康、功德林白度母殿所藏签文的解读,深刻揭示了关帝信仰转化为格萨尔崇拜的传播历程及其意义。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电子书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逻辑与哲学的交融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分析哲学的最新研究论文,分为“弗雷格”“克里普克”“威廉姆森”“哈克”四个专题。其中“弗雷格”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国外学者对弗雷格哲学当代价值的再发现,“克里普克”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克里普克继历史因果理论之后创立的新的哲学理论。威廉姆森与哈克分别是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们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反映了国外分析哲学的前沿动态。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电子书
熊逸为你还原老子作为政治思想家的本色。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电子书
十二道富含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重点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