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明月照秦淮(城事百年)

旧时明月照秦淮(城事百年)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寂寂湖山、流年碎影,一窥南京的昔日面容。

内容简介

本书集周瘦鹃、张恨水等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士,以不同眼光、不同角度、不同语言风格的多层次、体验式讲述,围绕南京近现代以来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的线索,呈现在历史风烟中南京人的生活状态、民风民俗、文化态度,以及永远在发展变化中的南京城市形象。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元卿,笔名白鱼,山西原平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民国诗史、民国通俗小说、天津都市文化。著有《民国北派通俗小说论丛》《漫拂书尘》《望云谈屑》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编 寂寂湖山

马元烈:兵燹之后,前代余韵衰谢殆尽

周瘦鹃:有卖笑女子多人,车头插三角红边之旗

高梧:前代遗迹,不易复寻

邵半醒:惨淡荒凉的莫愁湖

卢冀野:游过玄武湖,再去游西湖

王翼济:玄武湖

黄濬:秦淮灯船的前身是西湖灯船

张若谷:秀山公园仿佛是上海的法国公园

病隐:胡园又成荒圃

柳逸民:韬园曾是南京市通俗教育馆

储安平:在豁蒙楼上坐下,看山也呆板,看水也呆板

石评梅:未游秦淮河,未登清凉山,未能细睹湖光花影,殊为长恨

邱绪平:明孝陵的卖糖小贩

刘锺孚:雨花台四时皆有胜景

罗光璎:乘沪宁火车去栖霞山

蒋维乔:栖霞站离栖霞山二里半,步行半小时至

叶祥法:牛首山上可以过夜,以玉梅花盦最为洁净

钱贯之:汤山戴季陶之望云书屋沦陷时为敌人所毁

第二编 饮食男女

德培:南京婚俗中的那些老规矩

陈家寿:南京人搬家先“过火”

恨生:婚丧喜寿必“拉网”

耀生:秦淮河畔带着南京魂的茶馆

佛茜:新奇芳阁是南京人喝茶最热闹的地方

吴乃礼:六朝居执南京茶社之牛耳

芸:南京城里各个时期的“吃”

舒人:南京盐水鸭的煮法大有秘诀

第三编 楼馆歌台

若平:歌女以点戏多少显示个人身份

佚名:秦淮歌女接受采访,碍难之处也能爽直回答

贤五:他是李龟年,他是柳敬亭

吴乃礼:歌女唱的戏都是有头无尾

第四编 蠹鱼生涯

沙雁:南京的书店多代售杂志

纪果庵:一遇好书,即时买下,万勿犹疑

薛甡生:街头巷尾,连环画摊奇多,坐于矮凳上浏览的孩子比比皆是

第五编 学校巡礼

王穆清:燕子矶小学校舍并不小,校役却一个也不用

沈晋元:扶轮小学新闻社有小周报、小时报(日报)、童报(周报)三种

朱少侬: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有“小皇宫”之称

任鸿隽:金陵大学文科内容既欠充实,组织复多凌乱

胡先骕:五四运动乃北京大学一大事,《学衡》杂志之刊行则东南大学一大事也

第六编 经济民生

谢光来:和记洋行最初在龙江桥头有一间门面,收买点鸡蛋

朱偰:南京城内原有极完备之内河航运系统

霍焕明:老虎桥监狱内有工厂、教育堂和忏悔堂

侯绍文:静海寺大殿今为军政部陆军卫生材料库

谭无逸:四所村难民的日常生活

区劲锋:开经济旅馆的老板以湖南人居多

第七编 沦陷生活

杨权:南京沦陷后我在难民区住了九十四天

屠仰慈:最后退出南京的唯一高级将领

第八编 流年碎影

谢保康:小火车穿过昔时乌衣巷

张恨水:新住宅区不许有一家商店存在

楳子:明陵红墙上,樱花如雪浪

白门客:新街口摊贩市场比上海外滩的还要热闹

卢冀野:过去的南京如朴素的村姑

李寿龄:在这烽火漫天的时候,一九四九年的春天悄然来到

旧时明月照秦淮(城事百年)是2024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张元卿。

得书感谢您对《旧时明月照秦淮(城事百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乡村百年 电子书
本书在解读原始档案的基础上,结合对金砂等地的实地调研,从红旗永不倒、文化教育、经济生活、妇女团体、司法与宗族、卫生与防疫等方面探讨了永定近代社会生活的多个面相。
读懂百年党史 电子书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德寿宫八百年 电子书
从一座南宋宫殿的遗迹,眺望八百年前的大宋江山;从一座皇家园林的旧物,领略风流南宋的诗酒余韵。
百年甬商 电子书
本书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展现100年来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大国商帮的崛起之路。以甬商作为中国商帮代表,汇集百年来近100位甬商的风采,充分展现东方商帮的智慧与风范。全书涵盖了百年来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生动体现了中国企业家与党同心同行、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哈尔滨地名与城史纪元研究 电子书
地名具有活化石一般的重要意义,东北地区作为古代不同民族的聚居区,其地名因不同族群的历史文化和语言而呈现极为复杂的情况。作者潜心研究哈尔滨地名含义,提出了“天鹅论”的观点,并逐渐摸索出东北地区历史地名系统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即对东北地区地名系统的研究应从语词性质、语源、语境和语音四个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考证和研究。作者在哈尔滨城史纪元的问题上,将地名的研究与城史纪元的研究相结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