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光电信息

安防&光电信息:安防监控技术基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安防新技术及系统系列精品丛书之四,从安防界存在的150条安防技术知识概念混淆不清与错误的问题入手,以光电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光电信息技术各部分的理论基础、工作原理、实用技术与方法,及其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实例。具体内容共9章:安防&光电信息技术基础及安防技术发展方向,光电发光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辐射信息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图像信息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电信息传输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电信息存储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光电信息显示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等。

作者简介

雷玉堂,男,退休前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光电与安防技术专家,被誉为“中国安防行业技术书的领军人物”。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1章 安防&光电信息技术基础及安防技术发展方向 (1)

1.1 光的基本性质及其度量 (1)

1.1.1 光的基本性质 (1)

1.1.2 光辐射的度量 (3)

1.2 半导体物理基础 (6)

1.2.1 半导体的能带 (7)

1.2.2 热平衡与非平衡载流子及其运动 (10)

1.2.3 半导体对光的吸收 (15)

1.2.4 半导体的PN结 (17)

1.2.5 半导体与金属的接触 (20)

1.3 光辐射电效应 (22)

1.3.1 光电效应 (23)

1.3.2 热电效应 (29)

1.4 安防技术学科性质及由此产生的基本知识概念混淆与错误 (32)

1.4.1 安防监控技术的学科性质 (32)

1.4.2 安防监控技术基本知识概念混淆不清与错误的150条问题 (36)

1.4.3 识别安防技术知识概念混淆与错误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44)

1.5 现代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47)

1.5.1 安防监控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47)

1.5.2 安防监控技术必须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48)

1.5.3 现代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智能云安防技术 (51)

第2章 光电发光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53)

2.1 常用的普通光源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53)

2.1.1 光源的基本特性参数 (53)

2.1.2 常用的普通光源 (55)

2.1.3 常用的普通光源在安防中的应用 (57)

2.2 发光二极管LED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58)

2.2.1 发光二极管(LED)的结构及其发光原理 (58)

2.2.2 发光二极管(LED)的主要特性参数 (60)

2.2.3 发光二极管(LED)在安防中的应用 (62)

2.3 环保白光LED与平面分布式OLED光源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65)

2.3.1 固体环保白光LED光源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65)

2.3.2 高效节能平面分布式OLED固态光源及其在安防中应用 (67)

2.4 激光器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69)

2.4.1 激光器概述 (69)

2.4.2 半导体激光器 (73)

2.4.3 光纤激光器 (80)

2.4.4 光子晶体与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 (82)

2.4.5 激光器在安防中的应用 (85)

第3章 光辐射信息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93)

3.1 光辐射信息探测器件概述 (93)

3.1.1 光辐射信息探测器件的类型和特点 (93)

3.1.2 光辐射信息探测器件的基本特性参数 (94)

3.2 半导体光电导型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99)

3.2.1 光电导型探测器件的结构及原理 (99)

3.2.2 光敏电阻的特性参数 (101)

3.2.3 光电导型探测器件的使用要点及在安防中的应用 (103)

3.3 半导体光伏型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11)

3.3.1 光电池 (112)

3.3.2 光敏二极管 (115)

3.3.3 光敏三极管 (123)

3.3.5 光伏型探测器件的使用要点及在安防中的应用 (126)

3.4 热电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32)

3.4.1 热电偶与热电堆 (132)

3.4.2 热敏电阻 (136)

3.4.3 热释电探测器件 (141)

3.4.4 热电探测器件在安防中的应用 (146)

第4章 光图像信息探测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50)

4.1 光图像信息探测器件的类型与电视制式 (150)

4.1.1 光电成像器件的类型 (150)

4.1.2 电视扫描方式及制式 (151)

4.2 电荷耦合器件CCD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53)

4.2.1 CCD的结构及原理 (153)

4.2.2 CCD的类型 (158)

4.2.3 CCD的特性参数 (162)

4.2.4 CCD在安防中的应用 (167)

4.3 CMOS成像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68)

4.3.1 CMOS成像器件的结构及原理 (169)

4.3.2 CMOS成像器件的特性参数 (172)

4.3.3 CMOS成像器件与CCD的比较 (176)

4.3.4 CMOS成像器件在安防中的应用 (176)

4.4 直视型光电成像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78)

4.4.1 像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79)

4.4.2 主要性能参数 (179)

4.4.3 像增强管的级联 (180)

4.4.4 直视型光电成像器件在安防中的应用 (183)

4.5 特种光电成像器件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83)

4.5.1 红外光成像器件 (183)

4.5.2 紫外光成像器件 (187)

4.5.3 X射线光成像器件 (188)

4.5.4 特种光电成像器件在安防中的应用 (191)

第5章 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195)

5.1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 (195)

5.1.1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及其传光原理 (195)

5.1.2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与类型 (197)

5.1.3 光纤传感技术中的调制技术 (199)

5.2 常用的光纤传感器技术 (200)

5.2.1 常用的光纤传感器技术 (200)

5.2.2 常用的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典型应用 (201)

5.3 光纤光栅型传感器技术 (206)

5.3.1 光纤光栅型传感器的类型 (206)

5.3.2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原理及优点 (208)

5.3.3 光纤光栅型传感器技术的典型应用 (212)

5.4 多路复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214)

5.4.1 多路复用式光纤传感器技术 (214)

5.4.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 (217)

5.5 光纤传感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19)

5.5.1 常用光纤传感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20)

5.5.2 光纤光栅型传感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20)

5.5.3 多路复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28)

5.5.4 光纤传感器在城市物联网智能安防中的应用 (229)

第6章 光电信息传输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234)

6.1 光纤传输技术 (234)

6.1.1 光缆的结构及光纤的连接与耦合 (234)

6.1.2 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239)

6.2 无线光波传输技术 (241)

6.2.1 无线光波传输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242)

6.2.2 无线光波传输技术的难点及其解决法 (244)

6.3 太赫兹波传输技术 (245)

6.3.1 太赫兹波的产生 (245)

6.3.2 太赫兹波的特点 (246)

6.4 光信息调制传输技术 (247)

6.4.1 光信息调制技术概述 (247)

6.4.2 调制信号的解调技术 (252)

6.5 光电信息传输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53)

6.5.1 光纤传输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53)

6.5.2 无线光波传输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55)

6.5.3 太赫兹波传输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58)

6.5.4 光信息调制传输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260)

第7章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262)

7.1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概述 (262)

7.1.1 光电信息处理的特征方法和目标 (263)

7.1.2 图像数字化及其分析处理的方法和内容 (264)

7.1.3 安防监控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像素处理 (267)

7.2 光电图像处理-视频图像处理 (271)

7.2.1 光电图像处理的优势 (271)

7.2.2 视频标准 (272)

7.2.3 视频图像的特点及其处理的研究内容 (275)

7.3 视频内容检索技术 (276)

7.3.1 视频内容检索技术的基本概念 (277)

7.3.2 视频内容检索系统的结构 (280)

7.3.3 视频内容检索的关键技术 (283)

7.4 安防中常用的视频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方法 (290)

7.4.1 背景差法 (290)

7.4.2 帧间差法 (291)

7.4.3 光流法 (292)

7.5 安防视频监控中的行为理解 (293)

7.5.1 视频监控中行为理解概述 (293)

7.5.2 常用行为理解的方法 (294)

7.5.3 行为理解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95)

第8章 光电信息存储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297)

8.1 光盘存储技术 (297)

8.1.1 光盘存储的原理 (298)

8.1.2 光盘存储的类型 (299)

8.1.3 光盘存储器 (306)

8.2 大容量光带存储技术 (309)

8.2.1 大容量光带存储系统的结构原理及类型 (309)

8.2.2 大容量光带存储的方式及与磁光盘的比较 (310)

8.3 全息存储技术 (311)

8.3.1 全息存储的原理 (311)

8.3.2 全息存储的特点 (312)

8.4 超高密度光电存储技术 (312)

8.4.1 双光子双稳态三维存储技术 (313)

8.4.2 电子捕获存储技术 (315)

8.4.3 持续光谱烧孔存储技术 (315)

8.4.4 近场光学存储技术 (317)

8.4.5 超高密度光电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317)

8.5 光电信息存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318)

8.5.1 光盘存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318)

8.5.2 大容量光带存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319)

8.5.3 全息等新兴存储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319)

第9章 光电信息显示技术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321)

9.1 平板显示技术 (322)

9.1.1 液晶(LCD)显示技术 (322)

9.1.2 等离子体(PDP)显示技术 (327)

9.1.3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技术 (330)

9.1.4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 (333)

9.1.5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技术 (338)

9.2 投影显示技术 (344)

9.2.1 硅基液晶投影显示技术 (345)

9.2.2 使用数字微镜器件的DLP投影显示技术 (347)

9.2.3 光阀投影显示技术 (350)

9.2.4 激光投影显示技术 (353)

9.3 3D立体显示技术 (356)

9.3.1 眼镜3D立体显示技术 (356)

9.3.2 裸眼3D立体显示技术 (358)

9.3.3 真3D立体显示技术 (359)

9.4 光电信息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安防中的应用 (368)

9.4.1 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368)

9.4.2 投影显示与大屏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370)

9.4.3 3D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372)

9.4.4 光电信息显示技术在安防中的应用 (375)

参考文献 (376)

安防&光电信息是2016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雷玉堂。

得书感谢您对《安防&光电信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
激光切割与LaserMaker建模 电子书
阅读本书可以快速入门并从零开始制作第 一件激光切割作品,掌握利用激光制图软件进行结构和外观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体验激光造物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书主要作者龙丽嫦是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电化教育馆教研部负责人,是红棉创客空间负责人,组织3D打印、激光切割创客活动多年,拥有丰富的激光切割教学经验及粉丝基础。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及关键技术 电子书
本书结合未来5G网络演进趋势全面讨论了5G移动边缘计算(MEC)及相关关键技术,内容涵盖5G网络需求与架构、MEC应用场景及需求分析、MEC系统架构及部署组网策略、以及MEC系列关键技术,包括本地分流、缓存与加速、网络能力开放、移动性管理、固移融合、计算任务卸载等不同层面。本书可供具有一定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自学手册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及相关从业人员 知名电子专家蔡杏山编著 低起点:初中基础即可学习本书 内容全面: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电路全面覆盖 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烦琐的公式推导,通俗易懂 知识与技能解说详细,自学效果明显提升 学习中遇到难点可登录作者网站咨询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时代的承载网 电子书
本书由通信设计单位的一线资深专家联合编写,对运营商的网络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5G时代的承载网该如何规划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阐述。这本书是他们丰富工作经验的智慧结晶,相信他们的研究和总结会给广大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当然,5G的规模建设和应用尚需时日,书中对5G承载技术的分析和判断还需要实践检验,但是本书至少能够成为读者全面了解和研究5G承载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