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文集(套装全5册)

梁实秋文集(套装全5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梁实秋文集”系列丛书为一代大师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精选集,包括《人间情味,才是清欢》《岁月静好,安然若素》《人间寂寞,才是清福》《回忆,是zui深情的告白》《你若来,无论风雨我去接你;你若走,我却当你从未来过》,收录了梁实秋的生活随笔、读书札记、饮食文化趣谈等散文精华。二、梁实秋的散文曾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新纪录。其作品简单中蕴藏大智慧,平淡中流溢出真感情;语言优雅从容、妙趣横生,兼具文白之长,中西结合,雅俗共赏。读梁实秋先生的文章,既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是对彼时人情风貌的了解。三、现代散文一代宗师,三代国人心灵读本。用一间“雅舍”的从容优雅,抵抗全世界的仓皇坚硬。80年畅销2000万册!冰心、季羡林推崇备至的作品!四、精选大师作品,全新校订,精装珍藏版。回首往事,往往是虚惊一场;然后在岁月的痕迹里,沉淀出好看的样子。相遇是一场从容优雅的告别,相知是两个有趣灵魂的相逢。孤独太重了,来一点寂寞正好,就像那刚刚散去的烟火。馋,很多时候就是一碗浓浓的乡愁,我在这里,你不知在哪里。相逢,不是恨迟,就是恨早;但我一直在这里,等风,也在等你。

内容简介

《回忆,是*深情的告白》

《回忆,是*深情的告白》是一部梁实秋先生的回忆短篇集,收录了《清华八年》《忆冰心》《槐园梦忆》等。忆往事、忆故人、忆亡妻……经历越多,对往昔的怀念越为强烈,梁先生晚年以平和的笔触,将那些沉淀在心底的故人往事娓娓道来,历经岁月的沉淀,诉说出心底美好,描绘出醇厚的深情。梁实秋的散文兼文言白话之长,能俗能雅,他的境界在晚明小品与英国文学的散文传统之间,亲切、机智而饶有谐趣。


《你若来,无论风雨去接你;你若走,我却当你从未来过》

《你若来,无论风雨我去接你;你若走,我却当你从未来过》收录了梁实秋先生的读书札记、与友人往来的书信及他所作的诗歌,这些作品对梁实秋个人思想和经历的呈现,也因此烙印着他个人生活的痕迹。读书札记充分体现出作者的个人思想与文学修养,书信则能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待人的亲厚真挚,诗歌则更多地传达出他的精神世界与人生观。梁先生的文字恰如其人,真诚、平和,细细读来,能从中深刻体会到作者的修养与品行,在字里行间中品味名人大家的风范。


《人间寂寞,才是清福》

《人间寂寞,才是清福》收录了梁实秋的杂文中的精品,包括《骂人的艺术》《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流行的谬论》等。他的杂文以犀利的文笔评判社会现象、解读文学作品、剖析人情世故。言语间机智闪烁,那是一种深刻的幽默,让人掩卷后不禁反复回味;行文中也分析评判,也讽刺调侃,但没有愤世嫉俗的狂热,有的只是对世间万物的包容与深情。即便是评判和讽刺,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其发自内心的宽厚和善意,于清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和智慧。


《人间情味,才是清欢》

《人间情味,才是清欢》收集了《酸梅汤与糖葫芦》《狮子头》《北平的零食小贩》等梁实秋先生关于美食的文章。梁先生对吃执着而不断钻研,使之渐成艺术。书中描写了老北京美食和其他各地的特色美食的做法、吃法,同时也处处渗透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说食物,讲渊源,用典流畅自然,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国人千百年来“以食为天”,缠绕在舌尖上的不仅是美味,更有着美味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浓浓乡情。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收录了梁实秋小品文中的精华,包括《雅舍》《猫的故事》《北平的冬天》《平山堂记》等。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身边的一些琐事,却写得幽默风趣,饱含智慧与哲理,无处不透露着作者怡然自乐、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与情趣。本书所选篇章大多篇幅短小,题材也多是随手拈来,初看题目可能给读者平凡的感觉,但细看内容往往引人深思,耐人回味,让人爱不释手,在机智、诙谐的文字中教会人们如何自遣,如何享受和面对生活。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

   原名梁治华,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周刊。后迁至台湾,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编译馆馆长。梁实秋学贯中西,一生笔耕不辍,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纪录,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沉思录》,是中国研究莎士比亚。


章节目录

《回忆,是最深情的告白》

第一辑 

往昔岁月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002

记得当时年纪小 ‖011

童年生活 ‖020

我在小学 ‖024

清华八年 ‖035

《琵琶记》的演出 ‖070

演戏记 ‖079

相声记 ‖085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089

回忆抗战时期 ‖092

第二辑 

追忆故人

想我的母亲 ‖106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110

谈徐志摩 ‖115

陆小曼的山水长卷 ‖122

忆冰心 ‖127

闻一多在珂泉 ‖142

酒中八仙——记青岛旧游 ‖153

第三辑 

槐园梦忆

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 ‖162



《你若来,无论风雨去接你;你若走,我却当你从未来过》

第一辑

开卷有得

莎士比亚与性 ‖002

莎士比亚与时代错误 ‖007

莎翁夫人 ‖012

约翰逊的字典 ‖015

桑福德与墨顿 ‖024

《造谣学校》 ‖028

玛丽·兰姆 ‖032

拜伦 ‖036

纳什 ‖042

林肯告别春田 ‖044

沉默的庞德 ‖046

斯威夫特自挽诗 ‖048

布劳德斯基的悲剧 ‖053

奥杜邦 ‖057

沙发 ‖060

《大街》 ‖064

布道书 ‖069

亚瑟王的故事 ‖073

尘劳 ‖076

读杜记疑 ‖079

《曾孟朴的文学旅程》 ‖088

剑外 ‖092

《登幽州台歌》 ‖095

陶渊明“室无莱妇” ‖099

《词林摘艳》 ‖101

唐云麾将军碑 ‖106

金缕衣 ‖108

悬记 ‖110

竹林七贤 ‖112

管仲之器小哉 ‖115

《饮中八仙歌》 ‖118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121

《传法偈》 ‖124

复词偏义 ‖127

生而曰讳 ‖130

海晏河清图 ‖132

孝 ‖135

第二辑 

旧笺拾零

关于徐志摩的一封信 ‖140

写给林海音女士的信 ‖143

写给陈秀英女士的信 ‖148

写给聂华苓女士的信 ‖155

写给小民女士的信 ‖160

写给林芝女士的信 ‖162

写给方仁念女士的信 ‖165

写给刘英士先生的信 ‖166

写给孙伏园先生的信 ‖168

写给舒新城先生的信 ‖169

写给刘白如先生的信 ‖172

写给张佛千先生的信 ‖175

写给余光中先生的信 ‖178

写给陈祖文先生的信 ‖180

写给吴奚真先生的信 ‖184

写给蔡文甫先生的信 ‖187

写给夏菁先生的信 ‖190

写给梁锡华先生的信 ‖193

写给沈苇窗先生的信 ‖196

写给缪天华先生的信 ‖198

写给罗青先生的信 ‖199

写给陶龙渊先生的信 ‖201

写给黄天白先生的信 ‖202

写给江新华先生的信 ‖203

旧笺拾零 ‖204

第三辑 

诗抒心臆

重聚之瓣(摘录数段) ‖214

春天的图画(十首之二) ‖219

二十年前 ‖220

对墙 ‖221

送一多游美 ‖222

答一多 ‖226

寄怀一多 ‖228

荷花池畔 ‖230

没留神 ‖232

一瞬间的思潮 ‖233

冷淡 ‖235

蝉 ‖237

疑虑 ‖238

旧居 ‖239

秋月 ‖241

梦后 ‖243

荷花池畔 ‖245

幸而 ‖249

早寒 ‖250

小河 ‖251

怀—— ‖253

答赠丝帕的女郎 ‖255

赠—— ‖258

一九二二年除夜 ‖260

尾生之死 ‖263

梦 ‖269

题璧尔德斯莱的图画 ‖270

荆轲歌 ‖273

海啸 ‖281

海鸟 ‖284



《人间寂寞,才是清福》

第一辑 

闲话俗世

谈考试 ‖002

考生的悲哀 ‖006

出了象牙塔之后 ‖010

剽窃 ‖013

谈学者 ‖016

时间即生命 ‖020

时间观念 ‖022

利用零碎时间 ‖024

流行的谬论 ‖028

新年献词 ‖037

升官图 ‖039

送礼 ‖043

年龄 ‖047

了生死 ‖051

说胖 ‖055

模范男子 ‖059

谈谜 ‖062

广告 ‖066

推销术 ‖071

商店礼貌 ‖075

房东与房客 ‖079

市容 ‖083

戒烟 ‖087

吐痰问题 ‖090

拥挤 ‖091

天气 ‖093

第二辑 

文艺趣谈

学问与趣味 ‖098

影响我的几本书 ‖101

好书谈 ‖116

略谈英文文法 ‖119

国文与国语 ‖122

中国语文的三个阶段 ‖126

作文的三个阶段 ‖129

胡适之先生论诗 ‖132

画梅小记 ‖140

纯文学 ‖143

钱神论 ‖147

树犹如此 ‖151

《扫烟囱的孩子》 ‖154

《忽必烈汗》 ‖159

书评七则 ‖163

译英诗 ‖195

听戏、看戏、读戏 ‖214

第三辑 

人性本善

廉 ‖220

懒 ‖223

勤 ‖227

怒 ‖229

义愤 ‖231

快乐 ‖233

沉默 ‖237

悲观 ‖239

谈幽默 ‖241

谈话的艺术 ‖245

为什么不说实话 ‖249

废话 ‖251

应酬话 ‖254

小声些 ‖256

骂人的艺术 ‖258

养成好习惯 ‖264

早起 ‖267

守时 ‖270

谈礼 ‖274

让 ‖277



《人间情味,才是清欢》

第一辑 

北平风味

烧饼油条 ‖002

豆汁儿 ‖006

煎馄饨 ‖008

汤包 ‖010

饺子 ‖013

酱菜 ‖015

栗子 ‖017

酸梅汤与糖葫芦 ‖019

满汉细点 ‖022

酪 ‖026

核桃酪 ‖030

核桃腰 ‖032

菠菜 ‖034

茄子 ‖036

水晶虾饼 ‖038

烤羊肉 ‖040

烧鸭 ‖042

锅烧鸡 ‖045

芙蓉鸡片 ‖048

炸丸子 ‖051

爆双脆 ‖054

白肉 ‖057

铁锅蛋 ‖059

乌鱼钱 ‖062

第二辑 

食不厌精

狮子头 ‖064

火腿 ‖066

腊肉 ‖069

醋熘鱼 ‖071

鱼丸 ‖073

两做鱼 ‖075

海参 ‖077

炝青蛤 ‖079

西施舌 ‖083

生炒鳝鱼丝 ‖085

瓦块鱼 ‖088

黄鱼 ‖091

鱼翅 ‖093

龙须菜 ‖096

熘黄菜 ‖098

拌鸭掌 ‖100

糟蒸鸭肝 ‖101

鸽 ‖103

蟹 ‖105

鲍鱼 ‖109

薄饼 ‖112

菜包 ‖115

韭菜篓 ‖117

锅巴 ‖119

烙饼 ‖122

面条 ‖125

粥 ‖129

豆腐 ‖132

佛跳墙 ‖135

咖喱鸡 ‖138

八宝饭 ‖140

莲子 ‖142

干贝 ‖144

笋 ‖146

第三辑 

人间情味

腌猪肉 ‖150

狗肉 ‖153

炸活鱼 ‖157

由熊掌说起 ‖160

萝卜汤的启示 ‖164

关于苹果 ‖166

窝头 ‖169

麦当劳 ‖172

大菜 ‖175

厨房 ‖176

馋 ‖180

千里莼羹 未下盐豉 ‖184

味精 ‖186

喝茶 ‖188

饮酒 ‖192

粽子节 ‖196

“啤酒”啤酒 ‖197

康乃馨牛奶 ‖201

你来摘 ‖205

圆桌与筷子 ‖208

请客 ‖212

包装 ‖216

吃 ‖220

吃相 ‖222

饭前祈祷 ‖226

北平的零食小贩 ‖230

记日本之饮食店 ‖238

吃在美国 ‖242

读《烹调原理》 ‖246

读《媛珊食谱》 ‖251

读《中国吃》 ‖255

再谈“中国吃” ‖266

《饮膳正要》 ‖273


《岁月静好,安然若素》

第一辑 

俗世烟火

雅舍 ‖002

书房 ‖006

文房四宝 ‖010

书 ‖021

信 ‖025

匿名信 ‖028

下棋 ‖032

写字 ‖035

看报 ‖038

读画 ‖041

麻将 ‖044

沙发 ‖049

我看电视 ‖053

结婚典礼 ‖058

旅行 ‖062

运动 ‖066

球赛 ‖070

高尔夫 ‖074

照相 ‖078

讲价 ‖082

看相 ‖086

胡须 ‖088

理发 ‖091

洗澡 ‖095

衣裳 ‖099

病 ‖103

第二辑 

人间百态

厌恶女性者 ‖108

女人 ‖111

男人 ‖115

年龄 ‖119

孩子 ‖123

老年 ‖127

中年 ‖130

同学 ‖134

乞丐 ‖138

诗人 ‖142

医生 ‖146

警察 ‖150

暴发户 ‖154

观光 ‖158

幸灾乐祸 ‖162

握手 ‖166

谦让 ‖169

客 ‖172

送行 ‖175

穷 ‖179

猪 ‖183

狗 ‖187

猫的故事 ‖191

鸟 ‖195

第三辑 

梦回故都

北平的冬天 ‖200

北平的街道 ‖205

北平年景 ‖209

东安市场 ‖213

故都乡情 ‖220

同乡 ‖223

听戏听戏,不是看戏 ‖227

台北家居 ‖231

平山堂记 ‖236

过年 ‖240

双城记 ‖243

算命 ‖253

图章 ‖257

窗外 ‖262

放风筝 ‖266

旧 ‖271

树 ‖275


梁实秋文集(套装全5册)是2018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实秋。

得书感谢您对《梁实秋文集(套装全5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电子书
立志做“文摊匠”的赵树理,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赵树理文集:文艺与生活 电子书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赵树理文集:书信·自传·讲话 电子书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赵树理文集:布谷鸟 电子书
赵树理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戏曲、诗歌、杂论等200余万字。他的小说,大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代表作有《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2019年9月23日,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为了全面反映赵树理的文学成
赵树理文集:小二黑结婚 电子书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传家宝》等十篇赵树理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