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

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简帛文明”中探寻古代思想世界“新知”。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新知”、简帛文本与古代宇宙生成论、《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和天道观、《恒先》的宇宙观及人间观的构造、《凡物流形》“一”的思想构造及其位置、从“三代宗教”到东周时代的信仰、“灾害”与“政事”和“祭祀”——从《鲁邦大旱》看孔子的刑德观和祭祀观、《鬼神之明》与东周的“多元鬼神观”、《三德》的自然理法和神意论——以“天常”“天礼”和“天神”为中心的考察等等。

作者简介

作者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兼职教授,孟子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已出版《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儒家的精神之道和社会角色》《道家学说的观念史研究》《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等多部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导论 “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新知

一 古代文明形态与“简帛文明”

二 简帛文本与思想史文本新知

三 古代哲学和思想记忆的复活

第一编 简帛文本与古代宇宙生成论

第一章 《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和天道观

一 宇宙原初状态:‘太一’与‘一’

二 ‘主辅’生成机能:从‘水’到‘天’和‘地’

三 ‘相辅’生成机能:从‘神明’到‘岁’

四 作为原理的‘太一’和“天道观”

第二章 《恒先》的宇宙观及人间观的构造

一 ‘恒先’:宇宙的‘原初’及其‘状态’

二 从‘域’到‘气’:宇宙的演化和天地的生成

三 ‘始’和‘往’:‘万物’的生成、存在和活动

四 “天下之事”与人间行为的尺度

结语

第三章 《凡物流形》‘一’的思想构造及其位置

引言:‘一’与《凡物流形》和黄老学

一 作为生成者的‘一’与不同的宇宙生成模式

二 ‘一’与万物存在和活动的根据

三 ‘一’与‘圣人’和政治原理

四 ‘一’与‘心灵’修炼和‘贵一’

结语

第二编 从“三代宗教”到东周时代的信仰

第四章 ‘灾害’与‘政事’和‘祭祀’

一 ‘灾害’与‘政事’

二 ‘御灾’与孔子的“刑德观”

三 ‘御灾’与孔子的“祭祀观”

第五章 《鬼神之明》与东周的“多元鬼神观”

一 ‘有鬼’、‘无鬼’之辨别与《鬼神之明》

二 《鬼神之明》与‘鬼神’的“善恶赏罚”

三 《鬼神之明》与‘鬼神’之‘力’及其限制

余论

第六章 《鬼神之明》与东周的“多元鬼神观”

一 ‘天常’:自然理法和‘天时’

二 ‘天礼’:行为规范和禁忌

三 ‘天神’:宗教神意论

第三编 心性、美德和境遇

第七章 《性自命出》的人性模式及人道观

一 人性“有善有恶”与《性自命出》

二 作为‘情感’之‘情’的形态

三 ‘心’的不同层面及其关系

四 ‘道’和‘礼’、‘乐’

第八章 “身心合一”之‘仁’与儒家德性伦理

一 “身心合一”之‘仁’与“同情心”

二 ‘身体’与‘事亲’之‘仁’

三 “推己及人”与‘爱民’、‘爱人’之‘仁’

四 “万物一体”之‘仁’与“推人及物”

余论

第九章 《穷达以时》与孔子的境遇观和道德自主论

一 《穷达以时》与传世文献记载的异同

二 《穷达以时》与孔门的“境遇观”

三 道德“自主性”和“自我反思”

第十章 简帛《五行》篇的‘惪’概念

一 ‘惪’:‘惪行’与内心‘养成’

二 ‘惪’与‘和’及‘乐’

三 ‘惪’与‘天道’和‘天’

第十一章 早期儒家的“慎独论”与“为己之学”及“公共关怀”

一 作为内在道德本性的‘独’

二 ‘慎’与‘慎独’的层次

三 “道德安身主义”:“慎独论”与“为己之学”

四 “公共关怀”:“慎独论”与“内圣外王”

第四编 经典、诠释和意义

第十二章 儒家经典诠释学的起源

引言:经典、诠释与文明

一 ‘六种’文本的编定和趋同

二 ‘六种’文本的经典化和权威化

三 理解和诠释:经典整体意义的化约

四 ‘经典’的相对物——‘述’、‘解’、‘传’、‘说’

第十三章 上博《诗传》与儒家《诗》教谱系新知

一 上博简《诗》传的‘作者’

二 ‘篇题’和《风》、《雅》、《颂》的编次

三 《诗传》与儒家《诗》学

四 ‘德’、‘王’与‘命’

五 ‘性’、‘情’和‘志’

第十四章 道与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

一 “道法自然”通常解释的源流及问题

二 ‘自然’与‘万物’和‘百姓’

三 ‘无为’与‘道’和‘圣王’

四 “道法自然”与老子思想的构造

第十五章 《老子》的“大器晚成”考证

一 “大器免成”或‘无成’的持论

二 “大器晚成”与《老子》不同传本及解释

三 ‘曼’与‘晚’及‘免’的读法和语义

四 “大器晚成”与老子哲学中的‘成’

第五编 共同体生活与公共理性、规范和政治伦理

第十六章 《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中的多重因素

一 ‘禅’与‘传’的二分及折衷

二 咨询、推举和试用

三 政治继承与命运

四 禅让与退休和养生

第十七章 《凡物流形》的‘贵君’、‘贵心’和‘贵一’

一 ‘贵君’:政治的目的与政治权威认同

二 ‘贵心’:统治的内在根据

三 ‘贵一’:政治主体的客观化

第十八章 黄老学的法哲学原理、公共性和法律共同体理想

一 ‘道法’:“实在法”的“自然法”基础

二 “人情论”和“因循论”:法律统治与人性及合目的性

三 ‘法律’统治与“公共性”和“客观化”

四 “法律共同体”理想及其‘德治’与‘法治’

第十九章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与秦国的儒家式政治伦理

一 “以吏为师”、‘吏道’与秦国的政治伦理

二 ‘为吏’与‘民心’和‘表率’

三 清廉、公正和宽惠

四 恭敬、谨慎和忠信

五 仁慈和孝

六 秦代文化与诸子之学及儒家

第二十章 睡虎地秦简《语书》的‘法律’意识

一 法律的起源和本性

二 法律与习俗和行为

附录一 《凡物流形》的生成和自然思想

一 作为生成根源的‘一’

二 作为‘物’的‘自然’

结语:学派归属

附录二 郭店竹简《老子》略说

一 简本《老子》的年代与《老子》一书的年代

二 简本《老子》与帛书《老子》和王弼本《老子》粗略比较

附录三 《从政》重编校注

附录四 《凡物流形》重编新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中江。

得书感谢您对《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电子书
本书以研究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的影响,探明东亚地区时间文化的特质为主要目的。
新出简帛的学术探索.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利用新出土战国秦汉时期的竹简帛书,探察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包括研究反思,古书的学派、年代研究,古简丛考,学术史研究4部分,从郭店简、上博简等简帛篇章中的具体问题出发,探讨典籍的年代、学派、成书以及近现代的古史研究问题。
古代中国文明(下卷) 电子书
从文明史角度梳理中国五千年历史。
世界最早两大文明: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 电子书
本书叙述了从石器时代至阿拉伯人进入中东地区为止的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两大文明的发生、发展到繁荣、衰落的历程,叙述了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从小国寡民,到统一王国,再到帝国的发展历程。
古代印度波斯文明 电子书
全面介绍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波斯文明,记录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波斯文明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