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6辑。
内容简介
本辑内容涉及:在广阔的世界关系中阐释中国“史”的传统及其意义;讨论欧洲民族国家兴起背后的帝国框架,揭示西欧的多族裔国家并未分崩离析的根源;分析政治世俗主义的多元形态,阐述从欧洲之外的视野来看欧洲国家甚至不是温和的世俗国家的原因;重新思考近代以来的学科分类谱系,以及当前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介绍三位新疆学者的研究情况,增进国内不同区域知识界的相互了解;剖析、反思与批判现代日本历史撰述及其中国观;梳理、分析近年发生在日本与南非的社会运动。
作者简介
编者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去政治化的政治》(2008)、《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2008)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卷首语
Remapping
中国“史”的传统和意义
欧洲历史中的民族与民族国家及其帝国框架
欧洲世俗主义足够世俗吗?
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
民俗学研究的在地经验与本土实践
从塔吉克民间文学到阿拉伯波斯诗学
略谈乌兹别克文学研究
东亚之外的中国
丸山真男的“原型论”与“夏商古道”
作为同时代历史的文学史
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像
“2015年安保斗争”在东亚的意义
南非“学费必须下降”运动和“人民教育”道路的失败
丸山真男的思索与追求
编后记
区域(总第6辑)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汪晖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区域(总第6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