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试图研究梳理晚清时期,作为被囚禁在深闺中的妇女她们的婚姻状况与家庭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申报》1899——1909年的个案分析,力图阐明晚清时期,作为被囚禁在深闺中的妇女她们的婚姻状况与家庭问题。笔者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如果选择一个恰当历史时期对某一特殊的历史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是很有价值的,这样的研究因为资料集中而使本书的分析论述深入,或由于时间跨度较小而使研究避免空泛。如果选择的历史时期恰当,其结论的涵盖面将会大大超过特定的历史阶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申报》1899—1909年童养婚姻中的女性生活研究
第一节 童养媳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
第二节 童养媳婚姻质量分析
第三节 童养媳的家庭地位分析
第四节 童养媳的起始年龄
第二章 《申报》1899—1909年贞女烈妇婚姻生活研究
第一节 明清有关贞女烈妇的官方法律、民间习俗
第二节 《申报》中贞女烈妇个案分析
一、对女性天性的扼杀
二、导致了大量二次婚配的失时
第三节 贞女烈妇在清盛行的原因
一、贞女的泛滥与社会上的伦理导向有很大的关系
二、贞女的泛滥与家庭名誉系之甚大
第三章 《申报》1899—1909年孀妇再醮婚姻生活研究
第一节 孀妇再醮的种种婚配方式
一、还债型再婚
二、贫困难守型再婚
三、招赘型再婚
四、收继婚(平辈间)
第二节 孀妇再醮婚姻缔结中的决定权归属
一、夫家人做主价卖
二、母家做主价卖
三、自愿再醮
第三节 卖妻个案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
一、因穷卖妻
二、因妻子与人通奸而将其价卖
第四章 《申报》1899—1909年妾之地位与个案分析
第一节 妾之社会地位的分析
第二节 纳妾的理由分析
一、延续后嗣
二、权利、身份的象征
第三节 晚清妾与妓的转化状况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申报》1899—1909年晚清女性婚姻中出现的新趋向
第一节 文明结婚的兴起
第二节 晚清女性婚姻观念中的新趋向
一、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
二、反对早婚,提出适宜的婚龄
三、婚姻礼仪删繁就简
四、离婚、再嫁现象增多,贞洁观念淡漠
第三节 女性婚姻进步趋向产生的原因
一、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成为女性婚姻进步趋向产生的重要伦理条件
二、女子教育的兴起,使女性在教育水平上开始向男权世界靠拢,提高了女性自身的素质,开拓了她们的视野
三、禁缠足和女性放足运动的发展,培养了女性婚姻生活中的独立能力和反抗精神
四、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传统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女子有可能进入当时新兴的棉纺厂工作,经济上取得独立
小结
第六章 民间意识在1899—1909年的变迁
第一节 市井新闻中的民间意识
一、女性专题
二、消费专题
三、西方意识专题
四、传统道德专题
五、婚嫁习俗专题
第二节 民间意识变迁的原因
一、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上海民间意识变迁的根本原因
二、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上海民间意识变迁的直接原因
三、移民集聚是上海民间意识变迁的重要因素
四、中西杂糅使得上海民间意识的变迁具有两重性
五、公共社会生活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导致了上海民间意识的变迁
小结
第七章 《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第一节 《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描述——广告编码中的女性角色
一、年龄
二、身材
三、衣着服饰暴露情况
四、发式、饰物的佩戴情况
五、特写镜头
六、原因——刺激消费使女性形象在广告中备受青睐
第三节 女性广告——消费者看客心态分析
一、第一类看客是男性
二、第二类看客是社会中的上层女性
第四节 意义——规训与适应
小结
结语
附录 《申报》1899-1909年女性婚姻生活的典型案件
一、有关童养婚姻的典型案件
二、有关孀妇再醮婚姻的典型案件
三、有关贞女烈妇婚姻生活的典型案件
四、有关妾的典型案件
五、有关卖妻的典型案件
六、有关满汉通婚的案件
七、有关新式婚姻的案件
八、杀夫的典型案件
九、门当户对婚姻的典型案件
十、有关抢亲的案件
十一、有关赘夫的案件
十二、有关女性缠足和放足的典型案件
十三、有关近代女子教育的资料
十四、补充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申报女性人生:晚清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研究是2016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温文芳。
得书感谢您对《申报女性人生:晚清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