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

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从一个方面阐明近代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与当前华北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城镇体系失衡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以1881-1937年间的华北铁路沿线集镇为研究对象,以铁路沿线集镇发展与近代以来的华北城镇化进程为主线,通过对铁路开通前华北集镇发展、铁路建设运营与集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开通后沿线集镇时空格局的演变、铁路沿线集镇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组织嬗变、教育发展、管理体制变迁等的考察,展现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熊亚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史学月刊》《兰州学刊》《历史教学》《理论与现代化》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人民出版社,2011)。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四 创新及写作难点

第一章 晚清时期华北集镇发展概况

一 集镇的类型与层级

二 集镇的数量与规模

三 集镇的分布与形态

四 小结

第二章 铁路建设运营与集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一 铁路车站的设立

二 其他运营管理机构的设置

三 铁路运营管理制度的推行

四 集镇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 小结

第三章 铁路开通后沿线集镇时空格局的演变

一 集镇类型与层级的变化

二 集镇数量与规模的变动

三 集镇分布与形态的演变

四 小结

第四章 铁路沿线集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产业与社会组织为例

一 交通运输枢纽型集镇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组织演变

二 工矿业型集镇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组织成长

三 工商业型集镇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组织变动

四 小结

第五章 铁路沿线集镇的文化嬗变——以教育发展为例

一 交通运输枢纽型集镇教育的初兴

二 工矿业型集镇教育的发展

三 工商业型集镇教育的起步

四 小结

第六章 铁路沿线集镇的制度变迁——以管理体制为例

一 影响集镇管理体制变迁的制度性因素

二 交通运输枢纽型集镇管理体制的变迁

三 工矿业型集镇管理体制的变动

四 工商业型集镇管理体制的变化

五 小结

第七章 铁路沿线与非铁路沿线集镇“差异化发展”之比较

一 华北非铁路沿线集镇概述

二 铁路沿线与非铁路沿线集镇的比较

三 小结

结论

一 铁路沿线集镇“差异化发展”的特征

二 铁路在沿线集镇“差异化发展”动因中的地位

三 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与华北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一 史料

二 研究著作

三 研究论文

四 日文文献

五 英文文献

后记

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熊亚平。

得书感谢您对《华北铁路沿线集镇的“差异化发展”(1881—1937)》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