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们

先生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汇聚先生们的思想盛宴,展示与作者多位先生交往的私藏手札照片。

内容简介

本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著名作家、人文学者李辉与冰心、梁漱溟、沈从文、巴金、黄永玉、汪曾祺、黄裳、贾植芳等30多位重量级文化大师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过程。

与其他传记类图书不同,李辉在讲述他与这些先生交往时除了传统的回忆、记录外,更多地着墨于先生为人、做学的态度和精神上,一件件小事背后渗透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文人风骨,从而使一位位大家们的名字立体了起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本书还刊有作者私藏的珍贵照片和手札,图文结合,相得益彰。从他们日常往来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坛名宿不为外人知的真性情和人格光芒。

作者简介

作者李辉,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副刊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见长。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巴金传》《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传奇黄永玉》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因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而获得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13年散文家”奖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巴金

毕奂午

那一代人的情感

巴金常在他心中

融入北京

他改变我的写作方向

在草地上仰望星辰

冰心

冰心与萧乾

请冰心题跋

最后的日子

常书鸿

366——奇妙数字与莫高窟巧合

这个院落的故事

1946年,李乘仙如期而至

邓云乡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老北京,常在文人心中

杭州西湖楼外楼

勾起多少思旧情怀

丁聪

为《居京琐记》配图

为《巴金论稿》设计封面

漫画,需要讽刺的力量

斯人远行,怀念相随

董鼎山

唐德刚一席话改变董鼎山

天下真小,桥梁很大

兄弟之间

董乐山

范用

方成

冯骥才

人生路上看精彩风景

《铺花的歧路》——不可替代的文学力量

口述实录下的历史真实

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

黄永玉

“我们这里的人只想做事”

猴票与十二生肖

潇洒走一回,宜兴画壶去

一个高高的励志标杆

黄宗江

黄宗英

辞旧迎新在思南

“我爱了一个值得爱的人”

纯爱在心

贾植芳与任敏

“植芳,我来了!”

催人泪下的家书

复旦校园的百年爱情

姜德明

李泽厚

梁漱溟

思想家,拥有自己的风琴

在信札中重温记忆

“朋友相聚处就是我的家”

父亲梁漱溟,常在儿子心中

刘再复

骆宾基

走进现代文学馆

“黄金时代”——萧红往事云烟中

金文新考,令他“走火入魔”

北京的出租汽车

潘旭澜

邵洵美

无缘得见邵洵美

与项美丽的浪漫故事

鲁迅冤枉我了,我从来没有代笔

“赶快写定我们的战史”

沈从文

五十年,当年情景犹在眼前

第一个帮助沈从文的人——郁达夫

副刊情缘

“大媒人”胡适

丁玲创办《北斗》,沈从文约来徐志摩等人文章

“光芒四射”的诗人走了

友情坚固永在,延续而扩大

唐弢

王世襄

汪曾祺

吴冠中

留存美丽江南

激情让他冲动,无法停息

浪漫无处不在

画中思,读石涛

吴祖光

日记里的历史

中苏蜜月期的苦闷与尴尬

潘汉年命运之谜

卷入政治旋涡

萧乾

徐迟

幻灭于孤独之中

朋友之间感受温暖

《谈夸克》——徐迟留给我们的最后作品

于光远

米寿之年,重回上海

随心所欲的笔下挥洒

历史场景的黑色幽默

童心与乐观同在

郁风

曾敏之

张颖

重庆到北京,亲历风云变幻

不可替代性的回忆

六十年后再回重庆,往事纷繁如烟

周有光与张允和

先生们

先生们是2020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辉。

得书感谢您对《先生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张力与限界 电子书
“近世中国”系列丛书之一,对1933年-1934年中央苏区革命的研究。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以色列 电子书
作者戈迪斯是在美国出生并完成高等教育后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这种背景使他迥异于那些以色列背景的现代以色列历史的研究者。他在观察以色列时,既有那份能够入乎其内的谙熟,又有一份出乎其外的超然。 本书除了关注巴以冲突外,更多地聚焦于以色列犹太人的内部矛盾,对它们的来龙去脉做了见树见林的交代,这是有别于同类著作的特色之处。因此,本书并非又一部顶着通史名号的阿以战争史、巴以冲突与和谈史,再加犹太移民史,而毋宁是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以色列社会的鸟瞰。作者想谱写的,不是以军乐为主的铜管乐,而是多声部的交响乐;作者想捕捉的,与其说是政治事件、军事行动、谈判桌、协议内容、营救策略,不如说是这些东西背后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观念。 书中收录了8幅极具史料价值的历史地图和45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历史图片。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电子书
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结合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电子书
从政治文化角度研究华夏与华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