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俄国革命的前夜,即在1895—1896年大罢工爆发后一个稍呈沉寂的时期中写成的。当时工人运动似乎平息下去了,实际上却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1901年的示威运动准备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对种种统计资料进行的经济学上的研究和批判性的审查,分析了俄国社会经济制度,因而也分析了俄国阶级结构。这个分析,现在已为一切阶级在革命进程中的公开政治行动所证实。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完全显露出来了。无产阶级在历史运动中的力量比它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大得多这一点也显露出来了。本书论证了这两种现象的经济基础。
其次,革命现在日益显露出农民的两重地位和两重作用。一方面,在贫苦农民空前贫困和破产的情况下,存在着徭役经济的大量残余和农奴制的各种残余,这充分说明了农民革命运动的泉源之深,农民群众革命性的根基之深。另一方面,无论在革命进程中,在各种政党的性质中,或者在许多政治思想流派中,都显现出农民群众的有内在矛盾的阶级结构,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性,他们内部的业主倾向与无产者倾向的对抗性。变穷了的小业主在反革命的资产阶级和革命的无产阶级之间的动摇不定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在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中下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一样:为数甚少的小生产者发财致富,“出人头地”,变成资产者,而绝大多数的小生产者不是完全破产变成雇佣工人或赤贫者,就是永远生活在无产阶级状况的边缘。本书论证了农民中这两种倾向的经济基础。
不言而喻,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的俄国革命,必然是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是颠扑不破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原理。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它应用到俄国革命的一切经济和政治问题上去。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大工业国内市场形成的过程(节选) (1895年底—1899年1月)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民粹派经济学家的理论错误
一 社会分工
二 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
三 小生产者的破产
四 民粹派关于额外价值不可能实现的理论
五 亚·斯密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观点以及马克思对这些观点的批判
六 马克思的实现论
七 国民收入论
八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
九 第一章的结论
第八章 国内市场的形成
六 资本主义的“使命”
危机的教训 (1901年8月)
对欧洲和俄国的土地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1903年2月)
讲演提纲
第一讲的提要
一般理论
关于资本主义农业的统治
世界政治中的易燃物 (1908年7月23日〔8月5日〕)
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分歧 (1910年12月16日〔29日〕)
两种乌托邦 (1912年10月5日〔18日〕以前)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化 (1912年11月30日〔12月13日〕)
亚洲的觉醒 (1913年5月7日〔20日〕)
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 (1913年5月10日〔23日〕)
资本主义和工人移民 (1913年10月29日〔11月11日〕)
关于无产阶级和战争的报告(节选) (1914年10月1日〔14日〕)
打着别人的旗帜(节选) (1915年1月以后)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通俗的论述) (1916年1—6月)
序言
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
一 生产集中和垄断
二 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
三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四 资本输出
五 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
六 大国瓜分世界
七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八 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
九 对帝国主义的批评
十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节选) (1917年9月10—14日〔23—27日〕)
监督办法是众所周知和轻而易举的
银行国有化
辛迪加国有化
取消商业秘密
强迫参加联合组织
害怕走向社会主义能不能前进?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节选) (1918年10—11月)
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
答美国记者问(1919年7月20日)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 (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草拟)
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 (1920年7月19日)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1920年7月26日)
重要论述摘编
注释
人名索引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是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得书感谢您对《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