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概论

表演艺术概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介绍表演创作及七大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表演创作、动作、交流等表演环节中的诸多要素,演员与自我、文学、导演、观众、生活、生命等的关系,形象塑造中体验角色、体现排演、连排、彩排、正式演出等几个阶段中的表演创作以及七大表演创新观念。

本书本着简约原则、少重复原则、多创新原则、生命学原则,概括叙述了表演创作中的要素、原理和规律,既可作为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演员以及戏剧影视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作者林洪桐,1937年生,福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院务、学术、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培训中心艺术总监。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导演、文学、评论学会等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会长。从事教学近四十年,达万余课时。主攻电影表演、剧作、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序言二

引言

第一章 表演“三字经”

“三位一体”

创作者 创作工具、材料 创作成果

“三个统一”

演员与角色 艺术与生活 体验与体现

三种素质

理解力 想象力 表现力

创作三进程

理解、感受人物 想象、构思人物 体现、创造人物

三种能力

表演基本功 形象塑造 观念把握

演员三转化

少女—少妇 本色—演技 少妇—老妪

创作三通过

通过真达到美 通过生活达到艺术 通过自我达到人物

表演三圣经

“活”非“演” 是他非演他 演人非演戏

表演三阶段

演情节 演人物 演灵魂

动作三类型

形体动作 心理动作 语言动作

动作三要素

做什么(任务)为什么(目的)怎么做(适应)

动作三原则

现在与未来 情感与命运 情境与悬念

情境三要素

环境 事件 关系

交流三“对峙”

演员与自我 演员与对手 演员与观众

交流三模式

内容模式 关系模式 灵魂模式

评价三因素

剧作基础 导演指导 演员创作

三大体系的距离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 布莱希特演剧体系 阿尔托演剧体系

表演三层次

“真、松、活”——“精、深、美”

表演创作三境界

人事之法天 人定之胜天 人心之通天

三种表演理念

匠艺 表现派 体验派

三种演剧体系

斯派 布派 梅派

表演与生活螺旋圈

共性圈 个性圈 深化圈

“表演三圈论”

基础圈 个性圈 当代圈

创作思维三类型

多米诺 跳棋 围棋

第二章 表演关系学

演员与自我

一、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演员要让自我强大起来

三、双向靠拢、融合魅力

四、守住“常量”、发挥“变量”

五、发出自己的审美声音

六、把自己的人生积累摆进去

七、着力于向内索取

八、后现代的另类阐释

九、非现实主义戏剧表演风格

演员与角色(文学形象)

对剧作与文学形象的再创造

演员与导演

幕前的体现者与幕后的组织者

演员与观众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也就没有表演

表演与生活

一、赋予生活形态以艺术魅力

二、生命性基点上的技巧性

三、抛掉“我在演戏”的意识

四、既要反对虚假,又要反对平庸

五、“世俗”与“神话”的结合

六、戏剧与生活的合二为一

表演与生命

一、表演是一门“生命学”

二、把握好生命的“生理性”

三、艺术是生命的形式与符号

四、创作勿忘“向内索取”

五、“这是我的灵魂在呼唤我啊”

第三章 形象塑造篇

体验角色阶段

一、对角色的热爱、迷恋与投入

二、带着艺术感觉与专业眼光理解、感受角色

三、理清剧本的事件、任务、单位并给予命名

四、对主题、意蕴及人物的初步分析

五、对角色的形象构思,形成人物的“心象”

六、始终做到“用自己的心去感觉角色”

体现排演阶段

一、初排阶段

二、细排阶段

三、最后的排练

连排、彩排与正式演出

一、演出——与观众的交流

二、保持“演出的青春”

第四章 表演创新观

观念一 表演独特的创作思维

一、艺术创造部分是不可见的

二、发现客观存在与主观创造存在

三、形象、想象、感性、直觉

四、灵感、顿悟与“谜”

五、向陌生之域开拓探险

观念二 视觉魅力学

一、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

二、“看”比“听”更重要

三、以生命本体进行交流

四、让凝视成为审美享受

五、艺术动作的“点金术”

六、增强“视知觉”的表达观念

观念三 生命整体把握

一、“格式塔”与表演创作

二、强调整体决定部分

三、追求“有机整体含义”

四、美在于和谐之多样统一

五、积累效果 综合效果 间接效果

六、用你的整个生命实现整体表演

观念四 围棋思维

从单维平面思维走向多维立体思维

观念五 接受美学

从封闭思维体系走向开放思维体系

观念六 表演层次学

让演出因你而精彩

观念七 教学教改的几则观念

一、成品教学:教学的一种探索

二、教学思维与教学法的突破与改革

三、表演教学原则

四、教师教学功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表演艺术概论是2023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洪桐。

得书感谢您对《表演艺术概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摄影艺术概论 电子书
本书着重从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来讲解各类照片的拍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摄影器材的基本性能、使用技巧以及摄影构图与用光的艺术。
中国国画艺术概论 电子书
本书通过分析中国绘画在原始、封建、近现代等社会形态中的不同表现,详尽论述了国画艺术的特点。书中或传统或前沿的绘画技法展示丰富,绘画背后的哲学观、民族观、宇宙观探究深入,融汇了作者对绘画的真知灼见。
艺术概论(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本质论、历史论、门类论、主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本书注重了艺术观点的学术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体系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丰富性,设计的独特性和结构的条理性,门类的多样性和例证的精彩性,学理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文字案例、视频案例、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教学(学习)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素
艺术概论(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本质论、历史论、门类论、主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本书注重艺术观点的学术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体系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丰富性、设计的独特性和结构的条理性、门类的多样性和例证的精彩性、学理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案例(文字、图片、视频)、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教学(学习)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设计概论(微课版)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概念、设计的特征、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的原则、中西方设计发展历程、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的各种形态、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程序、设计方法、设计管理、设计评价与批评、设计师的演变与类型、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与从业指南等。本书共7章,每章都设计了丰富的知识栏目,且配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