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 挺经(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冰鉴 挺经(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记录晚清名臣曾国藩时代印记的两部特殊作品。

内容简介

《冰鉴 挺经》系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密切联系的两部著作,因其中部分条目内容出自与曾国藩同时代有交往人士的记录,书中也较多介绍了曾氏平时在家书和兵书通信等文书中宣扬的一些理念,故虽然不能确认为曾氏著作,却成为留有曾氏时代印记的特殊作品。

《冰鉴》采用传统风鉴相人之术,提出了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的一些原则,其中颇有可供今人参考采择之处。

《挺经》则倡导“坚挺刚硬”的人生哲学,并总结出为人处世十八条“心法”,多采择曾氏语录,对今人生存处世应对各种艰难环境有启发功用,亦可作为了解该时代之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最高统帅,后世曾誉为“千古第一完人”,被梁启超称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曾国藩1811年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1838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仕途生涯,曾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是清朝历史上汉族文人为官的最高峰,谥号“文正”即为清朝文官的最高谥号。曾国藩一生以创立湘军、开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以及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为世人所熟知。

章节目录

冰鉴

前言

卷一 神骨鉴

总论

神之清浊

观神

观骨

骨之色质

卷二 刚柔鉴

总论

外刚柔

内刚柔

卷三 容貌鉴

总论

论容

论貌

论目鼻口齿

卷四 情态鉴

总论

恒态

时态

卷五 须眉鉴

总论

卷六 声音鉴

总论

卷七 气色鉴

总论

气色

文人气色

青色与白色

挺经

前言

卷一 内圣

卷二 砺志

卷三 家范

卷四 明强

卷五 坚忍

卷六 刚柔

卷七 英才

卷八 廉矩

卷九 勤敬

卷十 诡道

卷十一 久战

卷十二 廪实

卷十三 峻法

卷十四 外王

卷十五 忠疑

卷十六 荷道

卷十七 藏锋

卷十八 盈虚

附录

曾国藩传

曾国藩遗嘱

《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冰鉴 挺经(中华人生智慧经典)是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曾国藩。

得书感谢您对《冰鉴 挺经(中华人生智慧经典)》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明兴衰与犹太民族: 文明互鉴的视角 电子书
一项前所未有的“思想实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史鉴录. 隋~五代十国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杨坚大索貌阅,赵绰搓龙威,辛公义散财,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李渊施行租庸调制等。
腾讯:问道商业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全新的传播理念和平民化的视角,和商业巨子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讲述创业细节和故事,探索创业、成功、财富与人生的价值。
谦以自牧:经福谦传 电子书
经福谦先生是国际顶尖级科学家,他团结全国高压物理同行,凝练高压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和重大研究项目;他不辞辛劳帮助国内多所高校建立起高压实验室;主持多次专门会议谋划我国高压科学未来的发展。他不断地将自己的创新学术思想传授他人,为培养年轻一代高压研究人员呕心沥血。他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高压物理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山海经 电子书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早版本为晋代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