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這社會要求他人有尊嚴活著的,
幾乎都是收入穩定的人。
但一個人只是想活著,卑微和努力地活著,這難道不值得尊敬?
第一本由建築工地的第一線「現場工程師」書寫,做工者的生命紀實故事。
攝影師攝下工地師傅日常群像,以彩色、黑白照片穿插設計,重現《人間》雜誌般的時代光影。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是用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既然知道以一個人的經濟條件去斷定其社會階級以及地位是錯的,並且深惡譴責,那又為什麼不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呢?
林立青:「我最後想再說一個故事:我在寫作當下已經將真實的人名隱去,地點也做了變更,但完成後我卻發現,無論怎麼更換這些地點、季節或是人名,總會不經意地又影射了現實生活中的其他人。我對此感到無奈。如果你發現書中的人名和場景有所雷同,請哀矜而勿喜。」
僵硬變形的關節與水泥咬手的潰爛,從沒痊癒過,
隔著圍籬的冷漠歧視,和圍籬內的直接壓迫,
幾瓶維士比、一管注射針、一個小藥瓶……
他們只能無奈認命,
這世界卻不能棄之不顧。
底層之下的底層,剝削之中的剝削。
一個青年監工的批判與關懷,
那些心疼他說不出,所以他寫下來。
有時他是有點皮,但重情義、對身邊人不離不棄的工地八嘎囧。
有時他是入了行就註定活不過七十歲的電焊工,走時帶著盲眼和爛肺。
有時他是外籍移工,被體制漠視及壓榨,廉價又耐操,他的名字就是身上背心的數字。
有時她是師傅身旁備受尊敬的工地大嫂;或者默默吞下輕視跟排擠的外配。
有時,他們是高舉著建案廣告牌一整天只能賺四百元的看板人。
工地現場有如被遺棄的世界邊緣,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在此掙扎求生,心知肚明再怎樣拚搏也翻身無望。權力者毫無憐憫地欺壓,大眾帶著優越的想像遠望──反正「偏見」的標籤已輕鬆貼上了,又何必費心?
林立青擔任建築監工十餘年,這些階級不公與扭曲對待不斷在眼前搬演,自己卻無能為力,連淚都早已流不出。終於藉由這本書,他將心中的巨大無力感化為一記憤怒直球,奮力投向社會,他要為生命中所有認真活著的小人物找回存在的真實,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真正被視而為「人」地尊重。
作者简介
林立青,本名林亚靖,毕业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进修部土木工程系。后从事工程监工十年。他对工地世界充满好奇,有热血与世故,有温暖与义愤,有持续的反思与行动。
2017年出版第一本书《做工的人》即获当年金石堂“十大影响力”好书、 Openbook好书奖“美好生活书”、诚品阅读职人大赏之“最想卖”等奖项。林立青荣获2017诚品阅读职人大赏之“年度最期待在地作家”。
摄影者赖小路,本名赖启光,1976年生于台北,2009年成立小路摄影工作室,并担任《联合文学》杂志特约摄影。专长于文学出版摄影与婚礼、婚纱记录。
摄影作品曾获2017 OPEN BOOK好书奖《做工的人》(摄影)、2014 MYWED Photographer’s Choice TOP 50等奖项。
做工的人是2017年由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林立青。
得书感谢您对《做工的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