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秋月

冰壶秋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的随笔集,从中国古典到中西交流,领略广阔的学术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知文丛系列之一种,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的随笔集。其内容涵盖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文化交流、中外历史漫谈、读史札记、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等。

所收文章分三部分:“忆语”是作者回顾自己学术生涯、怀念前辈故人的回忆文字,“札记、”是作者平时闲暇写作的文史札记与学术随笔,“序跋”是作者为师友、学生的学术著作所写的序言与跋语。

吴承学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多种学术著作,本书是他的第一本“高头讲章”以外的随笔合集。

作者简介

作者吴承学,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书生本色

忆语

故乡漫忆

冰壶秋月——忆黄海章师

“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追忆邱世友师

温润的光辉——缅怀恩师王运熙先生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追忆傅璇琮先生

人中难得九方皋

似是故人来

微信上的万里校书记

何妨吟啸且徐行——我的研究工作与感想

学者要有传世意识与文化责任感

学术的尊严与快乐

长江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致新一代学人

札记

求学途中的路标

一代学人的雪泥鸿迹——读傅璇琮先生《治学清历》

“文体”与“得体”

《采薇》是“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吗

释《文赋》之“怀霜”“临云”

“拟盐”“咏絮”漫议

古代文人并称的先后次序

卢纶《塞下曲》释疑

“不平则鸣”辨

不值与不遇

“换骨”“夺胎”二法本义辨识

程羽文乱点鸳鸯谱

用数学计量人生的诗歌

从偈颂到童谣

序跋

大学要有“养士”的气度

学人的名山事业

学术史须与研究对象平等对话

在原始语境中发现历史

文献考索与理论思辨

以“旧式”为“新声”

选堂之气象

樟树的象征

灵魂的居所

让现实照亮历史

“考之以制度”的春秋文体学

《水云轩集》序

《粤雅》序

一位岭南人的江南情结

文人唱和与并称

八股文的形态研究

学术的“富矿”

诗人之墓不是用砖石砌成的

世间有一种执着与无奈

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

类书与文学批评

学术上不可定于一尊

《晚明小品研究》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慢慢走,思考啊!”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余心有寄

后记

冰壶秋月是2021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吴承学。

得书感谢您对《冰壶秋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男人这东西 电子书
  《男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作者以医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详尽剖析了男性从少年期到壮年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所呈现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有助于男性更正确地认识自己、女性更深入地了解男人。
女人这东西 电子书
  《女人这东西》是渡边淳一随笔代表作。   书中以医学理论为基础,详细剖析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女性——歇斯底里的女人、说谎的女人、性感缺失的女人、更年期的女人等,在社会角色与情感生活中呈现出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以及特殊的心理与思维方式。   《女人这东西》是一部解读女性的随笔代表作,一本女性不得不读的人生论、幸福论,一本男性了解异性的自省书、必读书!
丈夫这东西 电子书
  《丈夫这东西》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互相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   在《丈夫这东西》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看了《丈夫这东西》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
钝感力 电子书
  《钝感力》是渡边淳一经典励志大作。书中作者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要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这部作品可以让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部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的经典力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