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

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从词典学的角度研究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在海外档案馆深入挖掘了一批未被历史学者使用过的关于马礼逊生平、词典编纂以及出版的原始文献,勾勒出词典作者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背景过程及出版的历史。为了以古鉴今,本书解析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词典的需求及相应的设计特征,结合汉字、汉语文化译义等方面的翻译实践,以具体个案来指导21世纪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编纂。

作者简介

作者杨慧玲,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兴趣广泛,对19世纪汉英词典史、16至19世纪世界汉语教育史、汉学海外教士、中国基督教史等领域均有涉猎。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汉英学习词典历史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英语单语学习词典的源流

第二节 汉英双语学习词典的源流

2.1 《华夷译语》体系中的汉英双语词典

2.2 《汉字西译》体系中的汉英双语词典

2.3 马礼逊词典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节 马礼逊词典研究新文献、新方法

3.1 最新历史文献为基础

3.2 词典史研究的新方法

第二章 马礼逊与《汉英英汉词典》

第一节 马礼逊其人其事

第一个阶段:1782—1802年

第二个阶段:1802—1807年

第三个阶段:1808—1823年

第四个阶段:1824—1834年

第二节 马礼逊的汉语学习

2.1 识字、写字优先

2.2 沉浸式学习

2.3 理解与表述的钥匙——翻译法

2.4 马礼逊的汉语语法体系

2.5 百科全书般广博的知识

第三节 词典编纂实践

3.1 词典编纂流程

3.2 中国教师和中国助手

第四节 词典的出版印刷

第五节 词典的影响及贡献

5.1 对清中期官话研究的价值

5.2 对近代新词研究的价值

5.3 近代西人对中国语言的研究

5.4 汉外词典史研究的价值

第三章 马礼逊词典的功能与类型

第一节 词典编纂前奏

1.1 编纂词典的动机

1.2 词典内容和规模

1.3 词典用户及需求

1.4 中文文献储备及使用

第二节 词典的功能

2.1 《字典》的功能

2.2 《五车韵府》的功能

2.3 英汉词典的功能

第三节 词典类型

3.1 马礼逊词典的类型

3.2 马礼逊词典的其他类型特征

3.3 马礼逊词典中个性化特征

第四章 《汉英英汉词典》中汉语学习特征

第一节 汉语学习词典宏观结构设计

1.1 检索系统

1.2 “字-表述”结构

1.3 使用者查询教育

第二节 汉语学习词典微观结构设计

2.1 构字信息

2.2 词类标注

2.3 词语搭配

2.4 虚词对比

2.5 文化信息

第五章 21世纪启示录:融汇创新举隅

第一节 汉字译义的形音义结合

1.1 汉字意符的译义实例

1.2 形声字译义实例

1.3 记号字译义实例

第二节 汉语学习语法体系体现

2.1 虚词“什”的实例

2.2 多义动词“打”的实例

第三节 中国文化局限词的突破

第四节 检索方式仍需大胆创新

4.1 汉语拼音对学习词典检索的重要性

4.2 有待研发据形、据义平行检索法

第六章 结语:历史词典与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创新

第一节 传承发扬文化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

第二节 实用性强的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展望未来

附录一 马礼逊家谱

马礼逊家谱(三代节选)

附录二 马礼逊自传纲要

第一个阶段:1782—1802

第二个阶段:1803—1807

第三个阶段:1808—1823

第四阶段:死亡与永生(终)

附录三 《马礼逊回忆录》所载中英文著述

附录四 2007—2014年中英文马礼逊研究目录补

第一部分: 马礼逊研究中文论著目录(2007—2014)

专题研究(专著和硕士博士论文)

期刊论文

第二部分: 马礼逊研究英文论著目录(2007—2014)

附录五 1978—2014 年外向型汉英词典名录汇编

参考文献

辞书类

中英文著作文章类

后记

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是201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杨慧玲。

得书感谢您对《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以马礼逊汉英英汉词典为桥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问题性照应语研究:以DRT框架下的汉语驴子句处理为例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作为问题性照应语典型代表的“驴子句”现象的提出及解决方案,在对接现有汉语驴子句典型句型的基础上,构造适用于处理汉语驴子句的DRT框架,并在此框架下给出语义处理方案。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可被计算性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处理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自然语言的灵活性、丰富性、模糊性等特点,使得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要面临诸多挑战。自DRT框架开始的动态语义理论发展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产物,而
马坡林舍的女孩 电子书
本书从女性的视角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变迁。
社会资本与近代企业发展:以中兴煤矿为中心 电子书
近代企业建立稳定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获取“社会资本”,保障运营安全。
汉藏语音韵对应研究:以杨福绵汉藏音韵研究成果为例 电子书
本书是通过汇编杨福绵的汉藏语同源词进行汉藏语比较研究的一部著作。本书以学者论著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藏语比较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将学者们提出的汉藏语同源词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力图概括规律或提出问题与意见。本书主要通过对杨福绵的关于汉藏语同源词的重要论文进行翻译整理归类,把其中出现的兼具汉语和藏语同源词的词项归纳为杨福绵汉藏语同源词表,对杨福绵汉藏语同源词在音韵上的对应体系和规律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古汉
农村二孩生育试点三十年:以全国持续放开农村二孩生育试点的翼城县为例 电子书
本书总体报告全面介绍翼城县农村“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具体内容,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情况、主要工作成果和基本经验,提出依法有序放开农村二胎生育的建议;分报告着重介绍翼城县四个村庄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执行情况和二孩生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专题报告重点对翼城县放开农村二孩生育政策的情况下,残疾人、农村妇女、农村教育、农村家庭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等展开研究,对翼城县放开农村二胎生育作了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