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婴译著全集·第十九卷

草婴译著全集·第十九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1卷,700万字,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得主、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呕心沥血的毕生译著全集。

内容简介

《草婴译著全集》是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毕生翻译、创作的文学作品全编,共计21卷,约700万字。其中,12卷收录草婴翻译的以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为主的俄国经典文学作品;7卷收录草婴翻译的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莱蒙托夫等作家作品在内的反映苏联卫国战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品;1卷收录草婴关于俄苏文学和文学翻译问题的个人著作;1卷搜集草婴历年来在各报刊杂志中发表的翻译文章;其中第13卷《俄文文法手册》,是讲解俄文文法的著作,未收录在此全集中。

本卷为:草婴译著全集第十九卷,包含《幸福》。

作者简介

译者草婴,原名盛俊峰,俄罗斯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南通农学院肄业。早年参与中共地下党与苏联塔斯社合办的《时代周刊》翻译工作和地下党1942年创办的《苏联文艺》翻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草婴成为专职翻译家,翻译有许多苏联作家的作品。文革结束后,致力于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工作,经过二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工作,完成了这项翻译史上的壮举。2015年10月24日18点02分,著名翻译家草婴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3岁。

草婴先生长期从事苏俄文学翻译,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翻译高峰。列夫·托尔斯泰全集的翻译这一壮举直到今天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难以超越的。此外,草婴先生还积极翻译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反映卫国战争的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长篇小说《新垦地》等作品,以及苏联女作家尼古拉耶娃创作的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长篇小说《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

因为在翻译俄苏文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和贡献,草婴先生1987年获得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1997年获中国作协颁发的“鲁迅文学翻译彩虹奖”,1999年获俄中友协颁发的“友谊奖章”和奖状,2002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中国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06年被授予“俄罗斯荣誉作家”称号和“马克西姆·高尔基勋章”,2011年荣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自传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二部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附录: 主要人物表

草婴译著全集·第十九卷是201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草婴 译。

得书感谢您对《草婴译著全集·第十九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电子书
本书共收集了鲁迅先生的四十多篇文章,既有散文又有杂文。鲁迅的散文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充满诗情画意,把百草园的景致描写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再如《秋夜》,以象征的手法,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鲁迅的杂文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都揭示了封建思想与道德的反动内核;《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学界第一部对鲁迅300多万字文库全部译作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中外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译作的选材特征、译介策略和翻译方法,揭示了鲁迅译作在现代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具有鲜明的学术创新性和理论意义。本书对鲁迅早期翻译的20多万字深奥难懂的文言译作的阐释尤可见出作者的功力,它对于广大青年学子阅读理解鲁迅译作中的宝贵遗产将有所裨益。
泰戈尔精品集•传记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自传。书中泰戈尔记录了自己童年、青少年时的人生回忆以及成年后经管祖传田庄、创建学校、探望民族英雄甘地等往事,他在序言中称本书“展现了儿童情感的快乐,是用孩子的语言写的散文集”。本书语言清新、质朴,贴近生活与家庭,具有浓郁的印度文化气息。
泰戈尔精品集·戏剧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话剧《齐德拉》《自由之瀑》《国王》和诗剧《牺牲》《离别时的诅咒》《贞妇》等作品。泰戈尔的戏剧作品多以当时的印度社会为背景,表现爱情的坚贞、信仰的坚定及自由的可贵,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代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和悲悯情怀,更能体悟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泰戈尔精品集·小说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小说作品《喀布尔人》《邮政局长》《塔利雅》《秘密财宝》等。泰戈尔的小说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赞美人性与真情,蕴含了对下层贫苦民众的深切同情。泰戈尔将诗歌艺术巧妙运用于小说创作,读者能够从本书中领略他诗情画意的语言特色,也能一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社会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