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宪法视角下的法治政府研究:全面剖析八大制度支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宪法的视角,对法治政府进行了关联性研究,试图回答法治政府建设的宪政制度支撑,解释法治政府的合宪性依据,梳理法治政府建构的宪法理论资源。本书除第一章概述外,从人权保障制度、立法制度、预算制度、行政组织制度、地方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八个方面展开论述,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剖析,是对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关系的全景展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法治政府丛书》编委会
走向行政法治(代总序)
第一章 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概述
第一节 法治政府理论概述
一、法治
二、法治政府的历史演进
三、法治政府实践的域外经验
四、西方法治政府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我国宪法制度论
一、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关系概述
二、政权组织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
四、政党制度
五、司法制度
第三节 法治政府标准论
一、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标准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标准
三、政党制度标准
四、司法监督体制标准
第四节 宪法制度下法治政府的构建路径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
二、合理划分权力,构建新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保证司法独立,进一步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第二章 人权保障制度与法治政府
第一节 我国宪法上的人权保障概述
一、人权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宪法上的人权: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自由权
四、社会权利
第三节 人权保障与法治政府的联系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选举权与法治政府
二、平等权与法治政府
三、自由权与法治政府
四、社会权与法治政府
第三章 立法制度与法治政府
第一节 代议制民主与法治政府
一、代议制民主是法治政府的前提
二、代议制民主与法治政府的历史考察
三、议会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人大立法与法治政府
一、议会立法对建立法治政府的意义
二、法治政府的法律根基
三、我国建立法治政府的法律现实
四、完善我国人大立法建立法治政府
第三节 行政立法与法治政府
一、行政立法对法治政府的必要性
二、议会立法与行政立法关系的历史考察
三、各国处理议会立法与行政立法关系的经验
第四节 立法监督与法治政府
一、议会(人大)对行政立法控制的意义
二、人大对授权立法监督
三、人大对自主立法监督
四、人大对法规备案审查
五、人大对行政立法的违宪审查
第四章 预算制度与法治政府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角色分析
一、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公共财政管理中之角色的意义
二、从公共财政模式的历史沿革看我国财政权力分享模式的选择——进一步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财政权的重要性
三、议会财权的宪法内容:从宪法层面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财权构成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预算制度:议会权力和政府权力的分配
一、美国预算制度中议会和政府的分权分析
二、其他国家的预算制度简介
三、我国国家预算制度和预算权力的分析
结语
第五章 行政组织制度与法治政府
一、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概述
二、行政组织制度之于法治政府的意义
三、行政组织制度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第六章 地方制度与法治政府
第一节 与地方制度和法治政府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地方制度
二、地方制度的特征
三、法治政府
四、地方制度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地方制度的基本理论及实践
一、中央集权理论及实践
二、地方分权与地方自治理论及实践
三、均权理论及实践
第三节 我国地方制度的历史发展与宪法设计
一、我国地方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行《宪法》第3条第4款的规范分析
第四节 我国地方制度的现状与变革
一、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权现状简略考察
二、法治政府旗帜下的我国地方制度改革
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法治政府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及其基础理论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几种其他类型的地方制度的比较
三、民族自治地方及其自治机关
四、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五、结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完善
第八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与法治政府
一、自治与基层群众性自治
二、基层自治的基本价值
三、基层自治的遗产
四、我国基层自治组织与政府关系
五、基层自治与政府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六、基层自治的改革与完善
第九章 政党制度与法治政府
第一节 政党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三节 法治政府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是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焦洪昌。
得书感谢您对《宪法制度与法治政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