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二辑·1996~2000)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二辑·1996~2000)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人道主义的呼唤》系列第二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邓朴方同志1996年至200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实施期间有关人道主义、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部分文章、演讲、报告、谈话、讲话、函电、答记者问等,计五十八篇,其中包括一九九九年三月出版的同名图书中一九九六年之后的十六篇。收录文章基本保持原貌,有些另设了标题,有些做了少量整理和订正,出版前均经作者本人审定。

每篇文章都有出处,必要时以题解形式注明;文章中需要说明的地方或做随文说明,或加脚注;反复出现的专用词语如国际组织、文献、人物、事件、活动等,在书末附录里予以解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时代需要我们自强不息

为在本世纪末明显改善我国残疾人状况而奋斗

创造残疾人出版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残疾人工作也要讲政治[1]

(一)讲政治首先要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讲政治就要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

(三)讲政治就是要讲振兴中华

(四)讲政治就要讲群众观点

(五)讲政治就要加强党的建设

把残疾人事业纳入依法治理、依法发展的轨道

康复事业是人道主义的生动实践

一个特殊的视角[1]

追求社会和谐与文化进步[1]

关于“自强与助残”活动[1]

勤俭办残疾人事业[1]

努力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为实现国家扶贫目标而奋斗[1]

一、形势与任务

(一)宏伟的目标

(二)严峻的形势

(三)有利的条件

(四)历史的使命

二、政策与途径

(一)国家实现温饱的基本政策

(二)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的途径和做法

三、组织与实施

(一)学习文件,理清思路

(二)参加扶贫领导机构,参与扶贫计划实施

(三)完善组织机构,加大工作力度

(四)修订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方案

(五)增加资金投入

(六)调查摸底,登记造册

(七)建立统计报表制度

(八)加强检查监督

关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三点认识

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历史要求

第一,脱离生产力水平实际,人为地变更生产关系我们以为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农村,当农民分到了土地之后有着极高的生产热情。为了防止两极分化和逐步走向社会主义,我们组织了互助组,组织了初级社,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对这些成绩并没有很好总结、很好巩固,而是紧接着发展高级社,发展人民公社,走“一大二公”的道路,使生产关系严重地脱离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第三,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邓小平理论是实践的产物

三、确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地位

(一)“十五大”的决策是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政策的继续

(二)邓小平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三)“十五大”将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标志载入史册

致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一封信

加强基层残联建设全面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1]

一、切实加强基层残联建设是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残联还未与广大残疾人建立直接密切的联系。

二是量大、面广,直接服务于残疾人的工作亟待加强。

三是残联“亦官亦民”的组织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二、值得推广的基层残联建设基本经验

(一)县级残联

(二)乡、镇、街道残联

三、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基层残联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二)基层残联建设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三)充分认识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基层残联建设

学好小平理论,把残疾人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学好邓小平理论

二、要加强党的建设

三、要把残疾人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给残疾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1]

努力解决残疾人温饱,为实现国家扶贫攻坚目标而奋斗

一、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形势

二、残疾人扶贫攻坚的任务与做法

三、齐心协力,不辱使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做好残疾人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一、残疾人扶贫攻坚意义重大,各级残联任务艰巨

二、扎实细致搞好小额信贷,确保残疾人扶贫到户到人

三、完善组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规范运作

(一)进一步完善县乡残疾人服务机构

(二)搞好小额信贷培训工作

(三)加强康复扶贫贷款的使用管理

(四)以任务促建设,以建设保任务,边工作边建设

为亚太区残疾人有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纪而不懈努力

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和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而奋斗

一、事业发展的回顾

二、世纪之交的展望

三、残疾人组织的建设

残疾人所具有的智慧和力量是无尽的宝藏

发展康复医学,为广大残疾人服务

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是法律平等原则的要求[1]

“残疾人国际”应发挥更大的作用[1]

传播人道主义,激励自强精神[1]

残疾人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是一笔精神财富

关于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及残联的代表功能、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问题

一、关于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

(一)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的基本关系

(二)目前国家大局的三个明显特征

(三)面临大局我们的对策

二、关于残联的代表功能

(一)我们残联,是否发挥了代表功能?是否代表了残疾人的利益?

(二)怎样解决好体现残联代表功能的问题?

三、关于社会化工作方式

四、有关残联自身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切实加强基层残联建设

(二)严防官僚主义

(三)防止腐败

(四)加强学习

关于“讲学习”[1]

一、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学习?

(一)按一般原则,所有执政集团都需要学习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寻找正确的道路、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

(三)加强学习是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

(四)加强学习是提高干部素质,防微杜渐、反腐拒变的要求

三、要学习理论,学习各种新知识

(一)加强学习,就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

(二)要进行理想、道德、人生观、世界观的再学习、再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三)要学习人类发展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要学习当代世界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

四、要善于思考,理论联系实际

(一)要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读书要善于思考

(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四)要学以致用

为开创基金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1]

一、残疾人事业一九九八年发展情况及一九九九年工作安排

(一)党和政府重视残疾人事业,关怀广大残疾人

(二)全面完成“九五”计划纲要规定的年度任务

(三)难点工作有所突破

(四)一九九九年残疾人工作重点

二、基金会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和一九九九年工作安排

(一)基金募集

(二)基金支出

(三)理事作用增强

(四)政策研究和交流

(五)基金会的改革与发展

播撒光明的天使[1]

建立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1]

齐心协力,夺取残疾人扶贫攻坚决战阶段的胜利[1]

一、残疾人扶贫是关系到国家大局和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大事

(一)残疾人扶贫攻坚是国家大局的一部分,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要充分认识到残疾人扶贫攻坚的重要性

二、残疾人扶贫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三、残疾人扶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四、必须把残疾人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积世纪功德,圆生命大爱

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精神保健的崇高目标

明确对策

确立目标

采取措施

联合国应当加强残疾人工作的力度

基金会任重而道远[1]

迎接新千年的机遇与挑战

致全国残联宣传文体工作会议的一封信

体育运动对残疾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切生命都有尊严和潜能

国际残疾人运动要面向二十一世纪

残疾人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问题[1]

一、要有一个好的路子

二、要有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制

三、要有一定的业务领域和相应的基础设施

四、要有一支好的队伍

五、要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是政治环境

第二是经济环境

第三是文化环境

第四是法律环境

第五是群众环境

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残疾人专用机动车的问题[1]

传播人道主义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残疾人劳模也是全国人民的表率[1]

要继续发扬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1]

实现办公自动化,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实现联合国倡导的“人人共享的社会”而努力

为奠定残疾人事业“十五”发展基础而努力奋斗

一、残疾人事业一九九九年发展情况及二〇〇〇年工作安排

(一)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二)重点工作成绩显著

(三)社会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地方工作更加主动、活跃,涌现出许多新气象

(五)残疾人事业二〇〇〇年的工作安排

二、基金会一九九九年度工作总结

(一)基金筹集

(二)基金支出

(三)基金会工作前景广阔

三、基金会二〇〇〇年度工作安排

接受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陈鲁豫访谈录

特殊艺术让生命如此美丽[1]

在李肇星大使欢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美演出招待会上的致辞

进一步唤起亚太国家对无障碍环境的认识[1]

青年人永远代表一种希望[1]

共同携手,努力推进“亚太残疾人十年”活动

认清历史发展趋势,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1]

一、二十世纪回顾

二、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今后从中国残联到各省残联,都要把培养、提拔、任用、教育残疾人干部和青年干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第二,要主动把已掌握的青年干部、残疾人干部放在一线上锻炼。

第三,创造“残健融合”的残联工作局面。

第四,已经提拔上来的残疾人领导干部,要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肩负起重任,把好方向,做好榜样。

要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1]

附录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二辑·1996~2000)是2006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邓朴方。

得书感谢您对《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二辑·1996~200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三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二十三辑。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文萃(2016).第二辑 电子书
本书是2015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报纸杂志转载的31篇文章的汇编,内容涵盖知名专家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等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
闯进古文才子班 秒懂漫画文言文(悦读版)第二辑 电子书
古典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我国涌现了大量文学名家,他们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影响深远,他们的名篇名作穿越千年,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本书选取了我国历史上的五位文学名家——嵇康、阮籍、左思、绝照、成信,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创作历程用漫画展现出来,并对他们的名篇名作加以介绍,以期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走近古代文学名家,了解名篇名作创作背后的故事,领略名篇名作的魅力。本书适合中小学生以及其他对古
遗产(第三辑) 电子书
本书刊登的研究成果涉及遗产研究多个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学科交叉性。
区域(第8辑) 电子书
《区域》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为跨学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丛书,其宗旨是立足人文学科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和跨文化视野中探讨中国人文学科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在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学术范式。本辑文章的主题有帝国和主权、解殖和民族主义、现代性理论、历史书写和社会转型理论,涉及英国、日本、印度、北美等世界多个区域的社会与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