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疑难问题与案例指导:物权法司法解释(一)卷

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疑难问题与案例指导:物权法司法解释(一)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民事财产基本法律关系——物权法律关系作为研究课题。

内容简介

本书对《物权法》《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等民事财产关系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阐释,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实用性。立足审判实务,以问题为导向,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不空谈适用规则,所有论述均围绕问题展开;不泛论理论见解,且必以案例作为支撑。

二是全面性。以法条规定为主体内容,全面阐释条文中的疑难问题,同时对主法条及司法解释适用中涉及的相关规定也予以了研究解决。

三是合理性。所提理论观点服从于法律的规定,均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一时难以形成共识的争议问题,在全面研究分析不同意见具体理由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倾向性看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不动产登记与物权确认或基础关系之释疑

第一节 司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

1 哪些不动产登记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

2 不动产登记纠纷中法院司法救济的诉讼类型有哪些?

3 不动产登记行政与民事关联案件的诉讼程序如何衔接?

4 不动产登记簿对物权变动是否具有终局证明效力?

5 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是否可以被推翻?

6 不动产登记簿的证明力程度如何?

7 本条适用的诉讼争议程序范围?

第二节 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

1 物权归属或基础关系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

2 在民行交叉案件中对原因行为应当以民事审判优先

3 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可以通过证据被推翻

4 实际购房人需提供支付房款等证据证明其为所有权人

5 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推定力本质上是诉讼法上的证明责任的分配

6 推翻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所提供证据应达到“高度可能性”的程度

7 夫妻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导致物权变动,不宜以产权登记作为确认不动产权属的唯一依据

第二章 预告登记与债权人保护争议之释疑

第一节 司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

1 如何认识异议登记制度的法律效果?

2 异议登记失效是否会影响案件的实体审理?

3 如何处理异议登记和财产保全时对权利人的保护问题?

4 预告登记的性质如何?

5 哪些权利可以进行预告登记?

6 预告登记后,不动产权利人另行处分不动产权利的行为是否有效?

7 预告登记转为本登记后,其效力是否溯及于预告登记之时?

8 预告登记在破产程序中的效力如何?

9 导致预告登记失效的事由有哪些?

10 是否还需要履行注销程序,预告登记效力才失效?

第二节 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

1 异议登记失效,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物权归属的,应当依法受理

2 异议登记后,第三人不得依据登记的公信力受到保护

3 当事人对房屋所有权归属存在异议的,可以不经变更登记和异议登记,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4 仅办理抵押预告登记的房产不具有优先受偿权

5 预告登记需在履行相应法定顺序转化为本登记时才能优先受偿

6 当事人办理了预告抵押登记,3个月内申请正式抵押登记,但因法院查封而未能办理的,预告抵押登记仍然有效

7 作为基础的合法债权消灭,预告登记失效

8 预告登记需经当事人合意向登记机关申请

第三章 特殊动产债权转让中的 “善意第三人”争议之释疑

第一节 司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

1 特殊动产转让中未办理登记的受让人与转让人的债权人之间的权利何者优先?

2 转让人的债权人的范围如何界定?

3 “善意第三人”范围如何界定?

第二节 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

1 特殊动产转让中“善意第三人”应限于受让物权之人,不应将一般债权人包括在内

2 特殊动产经合意与交付方发生物权变动,仅登记事实不发生物权变动

3 特殊动产中“善意第三人”并非《物权法》第106条中的“善意取得人”

4 特殊动产登记变更所有权是对抗要件而非合同生效要件

5 特殊动产的物权的取得并非以是否支付对价为标准,需经合意与交付方发生物权变动

第四章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之释疑

第一节 司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

1 什么类型的法律文书会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2 强制执行裁定书是否是《物权法》第28条所称法律文书?

3 仲裁裁决是否属于《物权法》第28条所称法律文书?

4 调解书是否属于《物权法》第28条所称法律文书?

5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在未经交付或未经登记时是否受到《物权法》保护?

第二节 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

1 确认债权的法律文书不能导致物权变动

2 形成性的判决书能够导致物权变动

3 给付性的法律文书不能导致物权变动

4 执行程序中的拍卖成交裁定书能够导致物权变动

5 形成性的民事调解书能够导致物权变动

6 以物抵债协议书不能导致物权变动

7 离婚时分割财产的民事调解书能够导致物权变动

8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未经公示的不发生再处分的效力

第五章 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之释疑

第一节 司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

1 按份共有人是否适用于无偿转让的情形?

2 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时,“同等条件”如何确定?

3 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间如何确定?

4 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效力如何?

5 在按份共有人内部的份额转让时是否可以行使优先购买权?

6 出现多个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第二节 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

1 无偿转让情形中不存在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2 侵害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的合同有效

3 按份共有人内部的共有份额转让不产生优先购买权

4 同等条件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判断

5 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具有对抗效力

6 共有物的转让不产生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

第六章 物权善意取得制度之释疑

第一节 司法解释中的疑难问题

1 如何认定受让人受让不动产或动产时的“善意”?

2 在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受让人在何种情形下为非善意?

3 如何认定动产受让人的重大过失?

4 如何判断善意取得中受让人的善意时点?

5 如何判断观念交付下受让人的善意时点?

6 如何认定善意取得中的“合理价格”?

7 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善意取得是否须经登记?

8 哪些情形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9 如何确定本解释的适用

第二节 裁判规则与典型案例

1 受让人不知转让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的,应认定其为善意

2 受让人未实际查看房屋占有、实际居住情况的,可以认定存在重大过失

3 受让人实际查看房屋状况的,可认定其尽了必要之注意义务

4 受让人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的,不构成善意

5 真实权利人应当承担受让人为非善意的证明责任

6 交易的对象、场所或者时机等不符合交易习惯的,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

7 不动产善意取得中的善意以完成登记时为判断时点

8 动产善意取得中的善意以完成交付为判断时点

9 当事人以指示交付替代现实交付的,也可善意取得动产物权

10 质权的善意取得以交付为要件

11 不动产合理价格应参考转让时交易地市场价格认定

12 机动车善意取得以交付为要件

13 转让合同无效的,受让人仍可善意取得物权

14 转让合同存在恶意串通而无效的,受让人不可主张善意取得物权

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疑难问题与案例指导:物权法司法解释(一)卷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疑难问题与案例指导》编写组 编。

得书感谢您对《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阐释疑难问题与案例指导:物权法司法解释(一)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电子商务法——法律法规与案例分析(微课版) 电子书
体现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特点,结合电子商务立法的实践,把握电子商务法律教学的规律;简单,明确;语言朴实、文字通俗、语句精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法律法规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主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均采用扫码阅读的方式。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政策与法律卷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教育相关的政策与法律进行了翔实的梳理和总结。
家事法研究(2016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丛刊,本书为2016年卷。
家事法研究(2017年卷)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本书为2017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