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研究分析中国道家思想。
内容简介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本书首论道家之大要,次揭老子、庄子学术之旨趣,再明天师、全真诸道派之兴衰,最后论道术与精神。此次修订,依“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道至简”之微旨,以条畅道家学术宗旨为本,以删繁就简为要,以因应国人了解道家文化之现实需求。
作者简介
作者陆玉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者言
第一章绪论
一、道家名辨
二、文化渊源
母系社会的传统道纪
生殖崇拜传达的重生主义
巫史文化和帝王经验
三、发展脉络
四、历史地位
五、其命唯新
第二章老子
一、其人其事
扑朔迷离的身世
老子是“老”不是“子”
老子出关、归隐与“化胡”
青牛和龙的寓意
二、哲学精髓
道似万物之宗
形上超越与不可言说
道的辩证性格
天、地、人的勾连
三、历史智慧
社会动荡的根源
不以兵强天下
人生之“三宝”
四、政治智慧
“南面之术”的由来
无为而无不为
返朴归真
绝圣弃智
小国寡民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三章老子弟子
一、《太一生水》
二、关尹
三、列子
四、杨朱
五、庚桑楚与南荣趎
六、文子
第四章庄子
一、其人其事
游戏污渎之中
明道之书《庄子》
万世之哀
二、庄子对老子道论之发展
自本自根 生天生地
无成无毁无所不在
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齐万物
齐是非
言尽悖
辩无胜
四、逍遥无待的人生境界
无待
无己
五、无用之用的生存智慧
六、安之若命的达观人生
人生的处境
参破生死,乐天知命
第五章黄老之学
一、黄帝和老子的结合
二、稷下黄老学
彭蒙、田骈、慎到
环渊、接予
《管子》中的黄老思想
三、战国末年的黄老学
《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
韩非对黄老思想的吸收
《吕氏春秋》的道家思想
四、汉初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的流行
《淮南子》的黄老思想
司马谈对黄老的概括
五、黄老思想的绵延与转化
黄老学者和著作概况
严君平和《老子指归》
河上公和《老子章句》
王充等儒家学者对黄老思想的吸纳
黄老道和边韶的《老子铭》
第六章道教
一、道教的创始
《太平经》
《周易参同契》
太平道
五斗米道
《老子想尔注》
二、分化与成熟
葛洪与《抱朴子》
寇谦之和新天师道
一代宗师陆修静
茅山陶弘景
终南山下楼观道
三、隆盛与发展
承前启后的隋代
唐代皇室与道教
唐代的道教理论
唐代道教的外丹
五代十国的道教
北宋王朝与道教
北宋的道派和高道
北宋的内丹术
四、立派与变革
太一道
真大道教
全真道
净明道
正一道
五、停滞与衰微
明王朝与道教
清帝与道教
正一道
全真道
民间道教的再兴
六、道术与精神
后记
中国道家(国学大观丛书)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彭永捷。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道家(国学大观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