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史

中国典籍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志书体例的专著。志者,记也。《周礼·春官》谓小史之职“掌邦国之志。”东汉郑玄注:“志谓记也。”故志书便被称为“记事之书”。本书试依中国文化学术传统而志典籍的迭兴,依中国典籍的物质构成而志典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装帧艺术,依中国典籍的藏庋而志典籍的整理、分类与编目,依中国典籍的厄运而志典籍的劫难、散佚。然而,“志书”毕竟是史书之一类。

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典籍产生、初兴、兴历史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第一二章阐述典籍的念及产生的时代,第三章叙述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对典籍创作发展的关系,第四、五章描述历代典籍体的嬗变,第六至第八章记述典籍藏度、整理、编目、劫难、流散。全书以丰的资料,中国典籍产生、发展、兴旺的历程为经,典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相互关系为纬,系统而又全面地勾勒了中国典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从体例、剪裁到文字都...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部志书体例的专著。志者,记也。《周礼·春官》谓小史之职“掌邦国之志。”东汉郑玄注:“志谓记也。”故志书便被称为“记事之书”。本书试依中国文化学术传统而志典籍的迭兴,依中国典籍的物质构成而志典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和装帧艺术,依中国典籍的藏庋而志典籍的整理、分类与编目,依中国典籍的厄运而志典籍的劫难、散佚。然而,“志书”毕竟是史书之一类。

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典籍产生、初兴、兴历史的专著。全书共分八章,第一二章阐述典籍的念及产生的时代,第三章叙述学术传统和学术演变对典籍创作发展的关系,第四、五章描述历代典籍体的嬗变,第六至第八章记述典籍藏度、整理、编目、劫难、流散。全书以丰的资料,中国典籍产生、发展、兴旺的历程为经,典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方面相互关系为纬,系统而又全面地勾勒了中国典的发展轨迹,是一部从体例、剪裁到文字都颇具特色的学术著作。

中国典籍史是200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致忠。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典籍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六辑) 电子书
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第七辑) 电子书
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文学意象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意象的学术专著。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