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有些话题抛砖引玉,为后续研究开了个头。有些枯燥有些很生动,还有些,以个人背景、经历和观察,触及特定历史时段的细微处。

  呈现历史关键点中那些人与事,人与事态的交互作用,是本书编选思路。不怕挂一漏万,也真不拘一格,意在补过往之阙,解当下之惑,借历史之鉴以为未来。

内容简介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从作者李海文从事党史研究30余年来写的数百文章中,精编28篇(含附录)而成。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涉及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华国锋、彭真、张浩、师哲、江青、聂元梓……涉及事件:反王明斗争、解决张国焘问题、国共第二次合作密谈、出兵朝鲜、越南停战谈判、“文革”第一张大字报、农村包产到户……

作者简介

李海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先后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生平小组副组长、组长、周恩来研究组副组长、《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中共党史资料》主编。出版专著:《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整理人),《周恩来年谱》(1898-1948,副主编),《世纪对话——忆法制奠定人彭真》(合著),《张浩传》(合著)等。主编《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之路》《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亲历记》等。

章节目录

序言

毛泽东的成功与失误

附:我在台湾谈毛泽东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中毛泽东的立场

周恩来——坚韧不拔,相忍为党

李求实与“左联”及反王明上台的斗争

东方旅社事件与李求实等人的被捕牺牲

长征的故事是如何流传的

附:徐梦秋编辑《二万五千里》

张浩在共产国际与中共抗日对蒋政策转变与解决张国焘

问题中鲜为人知的作用

1935—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密谈过程

共产国际态度与中共从反蒋到联蒋抗日政策的改变

周恩来与新四军第五师中原突围谈判

一波三折,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的复杂过程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与越南停战谈判经过

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由来及职权

我所知道的师哲与《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聂元梓“第一张大字报”与康生、曹轶欧的关系

1966年夏天,我在北京大学见闻

周恩来劝止红卫兵大串联

《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发表经过及影响

1972—1973年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设备由来

毛泽东从未向华国锋谈过“腥风血雨”中接班

前贵州省委第一书记池必卿忆贵州“包产到户”经过

审理林彪、江青集团“两案”的经过与面对的难题

访许崇德:忆彭真与1982年宪法的制定

附编:我的公公严佑民在逆境中

附编:回忆我的父母李琪、李莉

未收录本书文章记列

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是2014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海文。

得书感谢您对《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丛书——日本“3·11”回望与启示--连锁型危机的应对与管理 电子书
本书将以3·11日本大地震-海啸-福岛核危机的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案例的回顾,客观而全面地展示灾难的应对过程,深度解析日本灾难应对体系的特点、运作模式,从岛国特有的自然、社会环境到防灾体系建设,从灾难预警到应急处置、救援,从政府、企业、媒体到公众,多角度、立体式的透视日本灾难应对体系以及在3·11大灾难中的各种应对举措,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展开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
历代正史“经营西域人物事迹”撰述资鉴 电子书
以史为鉴是中国史学的归宿,也是其延绵千年的生命力所在。得可资,失亦可资。本书亦旨在于此,以历史与史学发展史双线并行为视角,对历代正史“经营西域人物事迹”撰述做了一个较全面的梳理与探讨。具而言之,就是通过四个时期的个案研究与最后的总体考察,着重从微观具体层面所反映的内在经营理念和策略,考察了各代经营西域人物活动的经验与教训。这些在今天治理边疆、协调国内外民族关系等方面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意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案例分析入手,围绕应急指挥部这一组织载体的运行过程开展应急响应失灵分析,提出了灵活性和规范性的应急响应模式标准;从失灵出发分析了影响应急响应可靠的多重因素,进而构建了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的提升策略。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应急响应组织如何有效协调响应人员及物资,进而实现应急响应任务目标可靠性管理的问题。
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安全管理: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案例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活动安全管理分析框架,系统评估事件应对的整体情况,并就事件发生、发展、善后全过程中的管理体制机制、安全风险评估、网络舆情管理、事件调查问责、善后救助抚慰、公共安全教育等环节进行仔细梳理和专题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和人群聚集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南江社会的分层与反制 电子书
本书全面分析我国县域社会分层,从收入、职业、教育、城乡、自我认知等多个维度呈现了“南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县级市)社会阶层分化结构的面貌、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南江社会的阶层分化原因、阶层归属要素、阶层分化程度以及与阶层分化相关的社会问题,检视了现有社会政策的反制效果,并在总结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改革愿望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