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速记手册

中药方剂速记手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医速记手册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全套丛书共6个分册,扼要介绍中医的各方面的常用知识,涵盖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脉诊、中药、方剂、经络穴位等内容,方便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记忆、查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药方剂知识的速查、速记手册。本书先介绍了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然后将中药方剂分为17类,介绍每一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药物加减和注意事项等。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黄泳,1967年12月出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医经验:2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博士学位。专长于针灸治疗瘫痪、疼痛、针灸保健。

章节目录

第1章方剂学入门

第1节方剂学的发展

第2节方剂学的基础

第3节方剂的服法

第2章解表剂

第1节辛温解表

第2节辛凉解表

第3节扶正解表

第3章泻下剂

第1节寒下

第2节温下

第3节润下

第4节逐水

第4章和解剂

第1节和解少阳

第2节调和肝脾

第3节调和脾胃

半夏泻心汤

第5章清热剂

第1节清气分热

第2节清营凉血

第3节清热解毒

第4节清脏腑热

第6章温里剂

第1节温中祛寒

第2节回阳救逆

第3节温经散寒

第7章补益剂

第1节补气

第2节补血

第3节气血双补

第4节补阴

第5节补阳

第6节阴阳双补

第8章固涩剂

第1节固表止汗

第2节敛肺止咳

第3节涩肠固脱

第4节涩精止遗

第5节固崩止带

第1章安神剂

第1节重镇安神

第2节滋养安神

第2章开窍剂

第3章理气剂

第1节行气

第2节降气

第4章理血剂

第1节活血化瘀

第2节止血

第5章治风剂

第1节疏散外风

第2节平息内风

第6章治燥剂

第1节清宣外燥

第2节疏散外风

第7章祛湿剂

第1节燥湿和胃

第2节清热祛湿

第3节利水渗湿

第4节温化寒湿

第5节祛风胜湿

第8章祛痰剂

第1节燥湿化痰

第2节清热化痰

第3节润燥化痰

第4节温化寒痰

第5节化痰息风

第9章消食剂

第1节消食化滞

第2节健脾消食

第10章其他常用剂

第1节驱虫剂

第2节涌吐剂

第3节 清热凉血药

第4节 清虚热药

中药方剂速记手册是2016年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药方剂速记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方剂类方现代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段金廒教授及其团队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经典方剂类方理论创新及研究成果。主要内容以三拗汤类方、四物汤类方、二妙丸类方功效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研究为示范,研究中医类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类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类方功效物质基础表征的适宜方法与技术、类方生物学机制的适宜方法与技术等,系统揭示类方体系中基本方与衍化方生物效应与功效物质基础。既有理论和方法技术体系的创新
临床中药学科服务手册:临床中药师药学服务策略与实践 电子书
《临床中药学科服务手册》系列口袋书是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参考。口袋书通过梳理各种警戒理论与措施,力图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防控做出前瞻性转移。本分册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列举了临床中药师的职责范围,以中药处方点评,中药治疗监护和中药药学咨询三方面为主,梳理要点并案例分析,为临床中药师日常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中药炮制技术 电子书
本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对原药材净制、切制、炮制(炒药,炙药,煅药,蒸煮燀法等)三个环节。
中药辅料全书 电子书
药用辅料的合理应用在制剂研究、生产中至关重要,是制剂研究和生产中的工艺、辅料、设备三环节之一,引起药学人员的广泛关注。药用辅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尤其在药用辅料对制剂工艺、对药物的溶解吸收、分布代谢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本书有别于现有的药用辅料类书,不是在书中简单堆砌辅料和简要介绍性状特点和应用,而是针对不同剂型和处方的设计需要,以剂型为纲、辅料为目,分别介绍各种辅料的理化性质、对药物
临床中药学科服务手册:常用中药合理用药实践1 电子书
《临床中药学科服务手册》分为基础理论篇和临床实战篇。临床实战篇切入中药常用饮片、中成药等的合理使用相关问题,梳理各种警戒理论与措施,为医药工作者提供系统的"三基"指导与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实操参考,促进中药临床的安全合理使用,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防控做出前瞻性转移。《常用饮片合理用药实践1~5》按照功效分类,对临床常用中药品种的来源、处方用名、性能概要、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分别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