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蔗糖史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蔗糖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索甜蜜的历史,追踪蔗糖从起源到传播、演变的完整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旨在探讨蔗糖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史。作者通过研究蔗糖的历史,还原了糖自先秦至清代的种植、制造、使用等演变、传播的历程,揭示了蔗糖与印度、阿拉伯、欧洲等地的关系,以及蔗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书中特别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蔗糖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它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作者从中总结出,文化交流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生精通12种语言,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编辑委员会

致敬大时代狂飙中迎风而立的几代学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总序

导言 穷搜百代 以竟厥功——浅述季羡林先生撰写《蔗糖史》的动机、方法和内容

《糖史》自序

《糖史》(国内编)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飴餳餹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飴餳餹以及甘蔗和蔗浆

第三章 石蜜

第四章 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618-907年)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辽金附)(960-1279年)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206-1368年)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368-1644年)

第九章 白糖问题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1616-1911年)

附录一 清代糖史部分资料索引

附录二 浅述明朝、清前期广东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

附录三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

附录四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

附录五 cīnī问题——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

附录六 再谈cīnī问题

季羡林学术年表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蔗糖史是2024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作者季羡林。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蔗糖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中国近代史》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一部好看又权威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民族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系列的第二部,收录了云南大学王文光教授的21篇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中的相关思考和学术实践,读者可从中看到一位中国民族史研究者走过的学术道路。
中国文化史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