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活

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首部研究普什图社会政治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文学界第一部专门研究普什图社会及其政治生活的学术著作。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群体,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群体,政治地位举足轻重。他们集中居住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地区,直接关系到中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本书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活。一是其基本生态,包括普什图人的起源、部落谱系、社会规范和政治结构;二是主要部落行为体,包括阿富汗的杜兰尼部落和加尔吉部落,巴基斯坦的瓦济尔部落、马苏德部落、优素福扎部落和阿夫里德部落。三是普什图社会在19~20世纪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包括民族主义斗争、现代化改革、抗苏战争。希望以此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地区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并为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目录

表目录

目录

导言

一 为什么要研究普什图社会

二 本书基本结构

第一章 普什图人及其部落谱系

第一节 普什图与阿富汗

第二节 普什图人的起源

第三节 普什图部落谱系

第二章 普什图部落社会的基本样态

第一节 从家庭到部落

第二节 婚姻制度

第三节 土地制度

第三章 普什图社会的基本规范

第一节 普什图法则

第二节 宗教信仰

第三节 两大基本规范的关系

第四章 普什图部落政治结构

第一节 议事会

第二节 部落首领

第三节 宗教权威

第四节 部落民兵

第五节 部落与国家政治秩序

第五章 主要的普什图部落

第一节 部落社会的多样性

第二节 阿富汗的普什图部落

第三节 巴基斯坦的普什图部落

第四节 部落跨境联系

第六章 普什图民族主义

第一节 阿富汗抗英战争

第二节 西北边疆的“反英圣战”

第三节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

第七章 现代化改革的震荡

第一节 阿曼努拉汗国王的现代化改革

第二节 穆萨希班政权的现代化改革

第三节 人民民主党政权的现代化改革

第八章 抗苏战争

第一节 战争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普什图抵抗力量

第三节 穆贾希丁老兵创建“塔利班”

结语

一 民主与民主化

二 部落、民族、国家关系

三 现代化

附录

附录一 普什图政治大事记(截至2001年)

附录二 巴基斯坦联邦直辖部落区的部落分布

附录三 阿富汗普什图族国王的家族世代谱系和执政时间

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活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钱雪梅。

得书感谢您对《普什图社会的政治生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南江社会的分层与反制 电子书
本书全面分析我国县域社会分层,从收入、职业、教育、城乡、自我认知等多个维度呈现了“南江”(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县级市)社会阶层分化结构的面貌、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南江社会的阶层分化原因、阶层归属要素、阶层分化程度以及与阶层分化相关的社会问题,检视了现有社会政策的反制效果,并在总结社会底层民众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改革愿望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社会治理中的民间规范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治理中的民间规范为主题,首先从基础理论上论证民间规范介入社会治理的原理和途径,然后分别从几个社会治理领域分别具体地分析民间规范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解决问题方案和完善治理的路径,沿着从整体到部分,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展开论述。
休耕的社会福利评估 电子书
“藏粮于地”休耕战略的实施是巩固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本书在福利经济学框架下,对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的休耕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计选择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量化休耕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多维影响,以利于指导具体的休耕实践。
转型中国的社会学透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言语行为与制度社会的建构 电子书
本书在新的语境下研究了制度社会建构的认知基础尤其是语言基础,并通过作为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的制度性事实的建构来阐释制度社会的建构。由于语言在联结人类心智和道义中的特殊角色,本书建立了“心智—语言—伦理”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了心智(主要指集体意向性)、语言(建构性言语行为)和伦理(言语行为理性)在制度性事实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最后还从制度性事实的可理解性视角出发,通过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论证了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