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

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送快递的北大博士,揭示快递员和系统的博弈。

内容简介

在中国平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本书将视角对准了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快递员。作者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从资本、劳动者、消费者的角度还原了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具体情境,探讨了标准化、数字化的快递公司管理系统如何嵌入快递员的劳动过程。

事实上,这套管理系统没有对应消费者的弹性需求,也无法为快递员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快递员需要将系统编进自己在社区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下处理和运用好各类复杂的关系,从而在一次次的派送中寻求更大的劳动自主空间,在追赶系统的过程中,找到与系统共生、共存的办法。

作者简介

作者庄家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为劳动社会学、金融社会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言

一、 快递在中国

二、 关于快递,学界在谈论什么

三、 关于“快递小哥”,我们知道些什么

四、 快递田野

第二章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中国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的蜜月期、红海期和沉淀期

二、 快递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政策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互联网的发展及网络电商的崛起

(四)劳动力因素

第三章 中国式快递: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组织形式

一、 白手起家: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 从0到1: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加盟”模式

(一)加盟模式的特点

(二)加盟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加盟模式下快递站点的“二次转包”

第四章 无处不在的系统:资本控制的流程化与标准化

一、 以拓扑学原理为基础的物流网络与公司架构

二、 标准化的流程与操作

(一)标准化的流程

(二)规范化的操作

三、 标准化如何落地:培训与考核制度

四、 如影随形的监控:信息监控系统

五、 第三只眼:售后服务系统

第五章 追系统的人:系统与快递员

一、 与系统博弈的快递员:追系统与超越系统

(一)追时效

(二)追售后

(三)超越系统

二、 听谁的?系统嵌入快递员劳动过程的社会基础

(一)嵌入性雇佣关系的形成

(二)嵌入性雇佣关系的“人情感召”

(三)嵌入性雇佣关系与工人的系统适应

第六章 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

一、 收件人的“守门员”与门外的“江湖”

(一)收件人的“守门员”

(二)门外的“江湖”

二、 市场之外的“私人关系”

三、 快递员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过程

(一)熟络

(二)固定派送区域

(三)互惠

四、 借力打力

第七章 被“管理”的关系:快递员社会关系网络背后“看不见的手”

一、 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 分而化之

第八章 中国快递路在何方

附录: 转运中心操作规范

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是202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庄家炽。

得书感谢您对《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勇敢的人 电子书
普利策奖获得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战地记者”厄尼·派尔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史诗级传世巨著。
网络:不做虚拟世界的“奴隶” 电子书
新媒体时代,我们已离不开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空间。它带给人们知识、娱悦和便捷的同时,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虚拟空间隐藏着太多的谎言和伤害,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网络使用、网络保护、网络沉迷之间的关系,摆脱网络带来的桎硞,是我们人生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一课。本书以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画,展示网络带来的问题,剖析带来的危害,帮助我们提升法律素养,学会用正确而恰当的方式,远离和应对网络带来的诱惑和伤害。互联网络,一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 电子书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边燕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作品。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社会网络资料类型和收集方法、网络分析的各种技术与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等内容。该书通过回顾社会网络分析思想与方法在西方的发展,梳理出其中的主要线索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探讨。
朝不保夕的人 电子书
每一个生存不稳定、看不见未来而只能活在当下的人,都正在滑落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是谁?为何如此?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他们?★《不稳定的无产者》(ThePrecariat)简体中文版迟到12年终于面世★理解全球化市场中劳动者悲歌的必读之书★让全球打工人无比共情的劳动研究力作★2011年英文原版出版至今,重印近40次★全民基本收入倡导者、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代表作◎盖伊·斯坦丁常年研究“朝不保夕的人”(precariat,也译为“不稳定的无产者”“岌岌可危阶级”“危难工人”“危产阶级”“流众”等,是劳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本书汇集了他的研究精华,是他首次深入剖析该群体的著作,初版于2011年,正值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而此次引进的是2021年新冠疫情特别版,斯坦丁撰写了长达上万字的新版序言。◎本书首次出版以来,学界围绕“precariat”的概念争论不休,将“precariat”称作一个“阶级”或许仍有待商榷,但斯坦丁早在2011年就概述的现象和趋势,至今仍能带来启示。当劳动力弹性机制被极大地鼓励和引导,政府和企业为创造就业岗位、释放经济潜能而兴奋的同时,却选择性无视了劳动者社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缺失的现实。◎如今,少数“食利者”除外,包含底层劳动者甚至是普通白领的所有人都被不稳定的劳动和“工作”紧紧束缚着,不敢病、不敢勇、不敢杠、不敢停下来,极度缺乏基本安全感。每个人都可能沦为朝不保夕的人,正是出于这份忧虑,阅读本书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不断带入自身处境的体验。◎占领华尔街运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欧洲国家拒斥移民工人的排外浪潮等事件,反映了相对剥夺感蕞深、蕞弱势的朝不保夕群体在饱受愤怒、焦虑、异化等情绪折磨后而陷入绝望、变得机会主义,转而点燃民粹主义火苗的现实,并助推了更深层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斯坦丁提出,必须正视朝不保夕群体的诉求,警惕社会戾气和民粹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为打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提供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