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
内容简介
全书依据《(新编)中国通史》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研究报告对中华文明的阐述,按照文明成长历程,以思想文化、精神文明为主线,突出“文明地标”,凸显时代特色、世界意义,宣示中国特色文明定义,揭示中华文明生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明确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基因、现代元素和突出成就,展现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交流互动的历史真相,昭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品格和世界意义。
本书叙事年代从文明起源一直到新时代。采用章节体,立足新时代历史学研究、考古发现最新成果基础,以时间顺序阐述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主线脉络和突出成就,彰显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达到的新境界、呈现的新气象,展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和中国历史文化深厚底蕴。
书中深入浅出阐明中华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规律,助益增进民族文化自信,树立人民群众正确的文明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月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组建的第一个国家级历史学综合研究机构。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表示祝贺。
中国历史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努力建设成为全国历史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历史研究机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史学智慧和力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组织简介
总序
第一章 文明肇基(史前)
第一节 中华文明基因的出现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形成
第三节 “天下政治观”的形成
第二章 夏殷之礼(夏商)
第一节 禹铸九鼎
第二节 殷商灿烂文明
第三节 殷人的精神世界
第四节 商文明的伟大成就
第三章 周命维新(西周)
第一节 家国天下的构建
第二节 天命与德治
第三节 礼乐文明的发展
第四章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第一节 “礼崩乐坏”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百业精进
第三节 诸子思想争鸣
第五章 六合同风(秦汉)
第一节 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初步确立
第二节 独尊儒术
第三节 文化整合创新
第四节 科技进步
第五节 文明交通新纪元
第六章 汇聚融合(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文化传承与文明融汇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民众信仰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科技进步
第七章 四海一家(隋唐五代十国)
第一节 东亚政治文明的新典范
第二节 文明的包容与汇聚
第三节 文化的灿烂与传播
第八章 “文”冠一时(两宋)
第一节 文以立国
第二节 人文鼎盛
第三节 一代繁华
第九章 多元一统(辽夏金元)
第一节 混一之盛
第二节 儒学与宗教的新发展
第三节 文化的中外交流与多元气象
第十章 近代初曙(明清)
第一节 大一统的新高度
第二节 中华思想文化集大成
第三节 “近代”意识的兴起
第四节 新“天下”观
第十一章 沉沦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节 文明蒙尘
第二节 救亡图存
第三节 新知识新体系
第四节 社会新风貌
第十二章 文明新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节 旧文化局限下的道路探寻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三节 文明新气象
第十三章 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展开)
第一节 “第二次结合”的理论创新
第二节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节 焕然一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节 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十四章 春回大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节 中华文明在创新发展和交流互鉴中提升软实力
第十五章 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第一节 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第二节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第三节 “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新成就
第四节 铸就中华文化科技新辉煌
第五节 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空间
结语 人类文明新形态
后记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上下册)是202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上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