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师手册(第4版)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4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电气工程师常备案头工具书。

内容简介

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本手册紧紧围绕着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创新思维,立足于电气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使现代电气先进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着眼于未来科学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吸收国内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本手册内容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涉及的电气工程科技知识更新颖、更先进、更实用。

本手册主要内容包括: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电气工程理论基础,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可靠性技术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4版 编委会

第4版序

第3版序

第2版序

第1版序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努力攀登世界电气工程科学技术新高峰

第1篇 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

第1章 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关系

1.1 国际单位制和量纲

1.2 常用的物理量和单位

1.3 常用的物理化学和不同尺度物理学的物理量

1.4 单位换算关系

第2章 物理常量和常用材料物理性能

2.1 物理常量数据

2.2 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能

第3章 电工标准

3.1 标准和标准化概述

3.2 国际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简介

第4章 数学公式

4.1 阶乘、排列和组合、二项式定理和复数

4.2 常用函数

4.3 微积分

4.4 矩阵和矢量

4.5 概率和统计

4.6 近似计算和数值计算

参考文献

第2篇 电气工程理论基础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电的一般物理概念

1.1 原子和原子核

1.2 金属的热电子发射

1.3 物质的导电与能带理论

1.4 几种电磁效应

1.5 生物电现象

第2章 电磁场

2.1 表征电磁场特性的物理量

2.2 电磁场的基本定律

2.3 电容、电感、能量和力

2.4 电磁场的传播、损耗和效应

第3章 场的计算和强电场中的击穿效应

3.1 静电场、恒定电场与磁场的边值问题

3.2 静电场的数值计算与调整

3.3 气体放电和电介质击穿现象

第4章 电路

4.1 电路与电路定律

4.2 正弦电流电路

4.3 三相正弦电流电路

4.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4.5 功率与功率因数

第5章 电网络分析

5.1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5.2 线性动态电路

5.3 电路图论

5.4 二端口

5.5 非线性电路

第6章 磁路

6.1 磁路与磁路定律

6.2 恒定磁通磁路

6.3 交变磁通磁路

6.4 永久磁铁磁路

参考文献

第3篇 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电气绝缘材料

1.1 电气绝缘材料概论

1.2 气体和液体电介质

1.3 纳米电介质

1.4 绝缘涂料和绝缘胶

1.5 绝缘纸和薄膜

1.6 复合柔软绝缘材料

1.7 橡胶和塑料

1.8 层压制品和硬质云母板

1.9 无机绝缘材料

1.10 电缆用绝缘材料

1.11 电容器用绝缘材料

1.12 变压器用绝缘材料

1.13 电力电子器件用绝缘材料(主绝缘和封装)

第2章 半导体材料

2.1 半导体材料概述

2.2 元素半导体

2.3 化合物半导体

2.4 固溶体半导体

2.5 半导体超晶格和有机半导体材料

第3章 磁性材料

3.1 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分类

3.2 软磁材料

3.3 永磁材料

3.4 磁记录和磁记忆材料

3.5 特殊磁性材料

第4章 特殊光、电功能材料

4.1 基于光电效应的光电材料

4.2 能把其他能量转变为光能的发光材料

4.3 基于特殊的介质极化性能的液晶、高电容率材料和驻极体

4.4 基于电-机械效应的压电材料和磁-机械效应的磁致伸缩材料

4.5 基于电性(特别是电导率)对杂质或外界因素敏感性的敏感材料

第5章 超导体和导体

5.1 超导材料

5.2 金属导电材料的一般性质

5.3 电碳制品和其他导电材料

第6章 电工合金和特殊电气功能金属材料

6.1 电阻合金

6.2 电热合金

6.3 触头材料

6.4 熔体材料

6.5 热双金属材料

6.6 热电材料和热电偶

第7章 裸导线和绕组线(电磁线)

7.1 单线和绞线

7.2 架空导线的性能参数、选用和安装维护

7.3 绕组线(电磁线)

第8章 电力电缆和装备用电线电缆

8.1 电力电缆的品种、结构和性能

8.2 电力电缆附件及其安装

8.3 电力电缆的敷设和安装维护

8.4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第9章 通信电缆和光纤光缆

9.1 通信电缆结构和传输特性

9.2 主要通信电缆品种

9.3 通信电缆敷设和测试

9.4 光纤光缆

第10章 绝缘子

10.1 绝缘子概述

10.2 绝缘子的结构与特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

第1章 半导体器件

1.1 PN结与半导体二极管

1.2 双极型晶体管

1.3 场效应晶体管(FET)

1.4 半导体器件模型

1.5 集成电路

1.6 微波半导体器件

1.7 新型半导体器件

第2章 其他电子元器件

2.1 传感元件

2.2 光电子器件

2.3 压电元件

2.4 显示器件

2.5 电真空器件

第3章 放大电路与运算电路

3.1 概述

3.2 负反馈放大电路

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4 信号检测中的放大器

3.5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3.6 基本运算电路

3.7 模拟乘法器及其组成的运算电路

第4章 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

4.1 正弦波振荡器

4.2 非正弦波形发生器

4.3 有源滤波器

4.4 模拟电压比较器

4.5 采样-保持和变换电路

4.6 其他信号处理电路

第5章 调制与解调电路

5.1 调制和解调概述

5.2 幅度调制和解调电路

5.3 频率调制和解调电路

5.4 相位调制和解调电路

5.5 脉冲调制和解调电路

第6章 数字电路

6.1 数字电路基础

6.2 组合逻辑电路

6.3 触发器

6.4 时序逻辑电路

6.5 D/A和A/D电路

6.6 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6.7 接口电路

6.8 硬件描述语言(HDL)

第7章 电源电路

7.1 单相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7.2 直流线性稳压电路

7.3 其他稳压电路

附录 国内外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及命名法

参考文献

第5篇 电力电子技术

第1章 概述

1 电力电子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2.1 电力电子器件基础

2.2 电力二极管

2.3 半控型器件

2.4 全控型器件

2.5 基于宽禁带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

2.6 功率集成电路和智能功率模块

2.7 冷却和散热器

第3章 电力电子电路

3.1 电力电子电路基础

3.2 整流电路

3.3 逆变电路

3.4 直流-直流变换器

3.5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3.6 周波变流电路和矩阵变换器

3.7 多电平电路

3.8 典型的组合电力电子电路

3.9 电力电子电路的谐波、无功问题及对策

第4章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

4.1 电力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

4.2 相位控制技术

4.3 脉宽调制(PWM)技术

4.4 脉冲频率调制(PFM)技术

4.5 电压模式控制

4.6 电流模式控制

4.7 频率与相位跟踪技术

第5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与保护

5.1 驱动电路

5.2 过电压的产生及保护

5.3 过载和短路保护

5.4 缓冲电路

5.5 器件串联与器件并联

第6章 电力电子装置

96 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领域

6.1 典型直流电源

6.2 电动机调速用变流器

6.3 典型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力控制装置

6.4 电力电子节能装置

6.5 电力系统用电力电子装置

参考文献

第6篇 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

第1章 信息和信息技术

1.1 信息和信息技术

1.2 电气工程信息化

第2章 计算机组织和结构

2.1 计算机概述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存储系统

2.4 总线

第3章 通用与专用计算机系统

3.1 通用计算机系统

3.2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3.3 可编程控制器

3.4 云计算机系统

第4章 软件基础

4.1 程序设计语言

4.2 数据结构

4.3 操作系统

4.4 软件工程基础

4.5 计算机安全概述

第5章 数据库技术

5.1 数据库理论

5.2 非关系数据库

5.3 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6章 信息处理与大数据

6.1 大数据基本概念

6.2 数据属性

6.3 数据清理

6.4 数据变换

6.5 数据归约

6.6 判别与回归

6.7 数据挖掘

第7章 人工智能

7.1 人工智能系统

7.2 知识表示

7.3 搜索与群体智能

7.4 机器学习

7.5 计算机视觉

7.6 自然语言处理

7.7 语音处理

7.8 多智能体

7.9 机器人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

8.1 概述

8.2 网络标准化

8.3 工业控制网络

8.4 网络互联

8.5 网络应用

8.6 网络发展趋势

8.7 无线传感器网络

8.8 物联网概述

8.9 物联网支撑技术

8.10 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第7篇 可靠性技术、环境技术和电磁兼容

常用符号表

第1章 可靠性技术

1.1 可靠性技术概述

1.2 可靠性指标

1.3 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1.4 可靠性试验

1.5 可靠性增长

1.6 可靠性维修与可靠性管理

第2章 环境技术

2.1 环境因素与环境条件分级

2.2 环境防护技术

2.3 环境试验

第3章 电磁兼容

3.1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3.2 电磁干扰

3.3 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基本措施

3.4 电磁兼容试验与标准

参考文献

第8篇 电气测量和仪器仪表

第1章 电气测量技术基础

1.1 测量的概念

1.2 计量的概念

1.3 常用电磁学量具

1.4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评价方法

第2章 电量的测量

2.1 电压的测量

2.2 电流的测量

2.3 电路参数的测量

第3章 磁参量的测量

3.1 概述

3.2 磁场的测量

3.3 材料的静态磁特性的测量

3.4 材料的动态磁特性的测量

第4章 电气工程领域常见非电量的测量

4.1 温度的测量

4.2 力的测量

4.3 振动的测量

4.4 气体的测量

4.5 噪声的测量

4.6 MEMS传感器

第5章 常用仪器仪表

5.1 电压、电流表

5.2 电测仪表附件

5.3 电位差计与电桥

5.4 信号发生器与标准源

5.5 计数器与示波器

5.6 常用功率表与电能表

第6章 仪器仪表总线

6.1 仪器仪表总线概述

6.2 仪器仪表的标准化并行总线

6.3 仪器仪表的串行总线

6.4 仪器仪表的网络总线

6.5 仪器仪表的通信规约

参考文献

第9篇 电机

第1章 技术基础

1.1 电机概述

1.2 电机的工作制与定额

1.3 电机的结构、安装型式与防护类型

1.4 电机冷却方式代号

1.5 线端标志

1.6 绝缘与温升

1.7 电机振动和噪声

第2章 设计基本要点

2.1 设计技术要求

2.2 电机的主要尺寸

2.3 电机绕组

2.4 气隙磁场与磁路

2.5 电感与电抗

2.6 损耗

2.7 结构设计

第3章 电机试验、安装和维护

3.1 电机试验概述

3.2 绝缘性能试验

3.3 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

3.4 空载特性和短路特性的测定

3.5 转速测量方法

3.6 转矩测量方法

3.7 效率的测量

3.8 电机温升的测定

3.9 三相同步电机电抗的测定

3.10 电压波形的测定

3.11 转动惯量J的测定

3.12 振动的测定

3.13 噪声的测量

3.14 电机的无线电干扰的测量

3.15 电机的安装

3.16 电机的选择、运行节能和维护

第4章 同步电机

4.1 同步电机的类型与结构

4.2 同步发电机工作原理

4.3 电抗与时间常数

4.4 突然短路

4.5 励磁

4.6 各类同步电机

第5章 直流电机

5.1 直流电机的结构及分类

5.2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5.3 直流电机工作特性

5.4 晶闸管整流器供电的直流电动机

5.5 直流电机换向

5.6 直流电机系列及专用直流电机

第6章 异步电机

6.1 异步电机分类及结构

6.2 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6.3 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和节能

6.4 一般用途及派生、专用异步电动机

6.5 三相异步电机的特殊应用及特殊结构异步电机

第7章 永磁电机

7.1 永磁电机概述

7.2 永磁电机磁路计算

7.3 永磁直流电动机

7.4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机

7.5 调速永磁同步电机

7.6 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7.7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

7.8 横向磁通永磁电机

7.9 定子永磁型电机

7.10 定转子双永磁型电机

7.11 其他永磁电机

7.12 永磁电机特有问题综述

第8章 磁阻电机

8.1 磁阻电机概述

8.2 开关磁阻电机

8.3 同步磁阻电机

8.4 游标磁阻电机

8.5 其他磁阻电机

第9章 小功率电动机

9.1 小功率电动机类型及特点

9.2 小功率异步电动机

9.3 小功率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9.4 小功率电动机应用

第10章 微特电机

10.1 微特电机概述

10.2 测速发电机

10.3 伺服电动机

10.4 步进电动机

10.5 自整角机

10.6 感应移相器

10.7 其他微特电机

第11章 电机系统及集成

11.1 集成电机

11.2 电机系统与负载的集成

11.3 直驱式电机系统

11.4 电机系统与电磁式调速机构的集成

11.5 电机系统与驱动控制系统的集成

11.6 特种电机系统

第12章 电机常用材料及其进展

12.1 导磁材料

12.2 永磁材料

12.3 导电材料

12.4 绝缘材料

参考文献

第10篇 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

第1章 电力变压器

1.1 概述

1.2 特性与参数

1.3 数据

1.4 结构

1.5 试验

1.6 运输与安装

1.7 运行与维护

1.8 状态检测与诊断

第2章 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和换流变压器

2.1 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2.2 特高压换流变压器

第3章 特种变压器

3.1 特种变压器概述

3.2 干式变压器

3.3 矿用变压器

3.4 试验变压器及其组合

3.5 电炉变压器

3.6 整流变压器(变流变压器)

3.7 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

3.8 T形联结变压器

3.9 脉冲变压器

3.10 电力电子变压器

3.11 牵引变压器

3.12 其他型式变压器

第4章 互感器

4.1 互感器概述

4.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4.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4.4 电流互感器

4.5 零序电流互感器

4.6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4.7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第5章 调压器

5.1 调压器概述

5.2 调压器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数据、使用和维护

第6章 电抗器

6.1 电抗器概述

6.2 电抗器原理、结构、使用和维护

第7章 电力电容器

7.1 电力电容器概述

7.2 并联电容器及其成套装置

7.3 串联电容器及其装置

7.4 其他电容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开关保护设备

第1章 开关设备的一般问题

1.1 绝缘与绝缘结构

1.2 电路开断过程及电弧

1.3 载流导体与电接触

1.4 电磁系统与电磁力

1.5 传动和力(或力矩)特性的配合

1.6 开关设备的智能化

第2章 高压开关及高压熔断器

2.1 高压开关概述

2.2 高压交流断路器

2.3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

2.4 高压交流负荷开关与高压接触器

2.5 高压交流重合器与分段器

2.6 高压交流熔断器

2.7 高压开关操动机构

2.8 高压开关试验

第3章 低压开关保护设备

3.1 低压电器概述

3.2 低压断路器

3.3 低压熔断器

3.4 刀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其组合电器

3.5 低压接触器与起动器

3.6 控制继电器

3.7 低压电器试验

第4章 保护继电器与继电保护装置

4.1 继电保护概述

4.2 主设备保护

4.3 线路保护

4.4 自动重合闸

第5章 避雷器

5.1 避雷器概述

5.2 避雷器的主要电气性能与结构

5.3 避雷器的机械性能

5.4 避雷器的结构

5.5 避雷器试验

5.6 避雷器的选择、运行和维护

第6章 成套开关设备

6.1 成套开关设备概述

6.2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6.3 防爆配电装置

6.4 预装式变(配)电站

6.5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6.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参考文献

第12篇 自动控制

第1章 概论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第2章 线性定常(LTI)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2.2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2.3 控制系统的频域模型

2.4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第3章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分析概要

3.1 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3.2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3.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3.4 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3.5 根轨迹法

第4章 线性连续控制系统设计概要

4.1 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4.2 控制系统校正

4.3 复合控制

4.4 标准传递函数综合法

4.5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第5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5.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5.2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3 相平面法

5.4 描述函数法

5.5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5.6 非线性设计工具

第6章 最优控制和自适应控制

6.1 最优控制

6.2 自适应控制

6.3 预测控制

6.4 H∞控制

第7章 智能控制

7.1 模糊控制

7.2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非线性控制

7.3 遗传算法

7.4 人工免疫系统

第8章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

8.1 MATLAB概述

8.2 MATLAB基础

8.3 控制系统分析

8.4 Simulink简介

参考文献

第13篇 电气传动

第1章 电动机的选择

1.1 电气传动概述

1.2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1.3 电动机功率选择

第2章 电动机的起动、制动与调速

2.1 异步电动机起动方式

2.2 电动机制动方式

2.3 电动机的转速调节

第3章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

3.1 继电-接触器控制

3.2 闭环控制

第4章 直流调速系统

4.1 多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4.2 常用控制单元

4.3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

4.4 直流斩波调速系统

第5章 交流调速系统

5.1 交流调速概述

5.2 变压变频调速

5.3 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系统

5.4 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的串级调速

第6章 位置伺服系统

6.1 位置伺服系统概述

6.2 伺服系统的控制

第7章 典型机械的电气传动与控制

7.1 机械加工设备

7.2 冶金机械

7.3 风机与水泵

7.4 起重与运输机械

7.5 电梯及自动扶梯

7.6 电动车辆

7.7 矿山机械

7.8 其他机械

第8章 电气传动控制设备

8.1 电气传动控制设备的设计

8.2 结构与防护

8.3 可靠性与抗干扰

8.4 电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参考文献

第14篇 通信

第1章 通信系统理论基础

1.1 信源及其度量

1.2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1.3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5 通信信道

1.6 无线通信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

2.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2 数据传输

2.3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4 调制技术

2.5 信源编码

2.6 信道编码

2.7 信道复用技术

2.8 同步技术

第3章 电信交换技术

3.1 电信业务网概述

3.2 交换技术基础

3.3 常用交换方式

3.4 数字程控交换

3.5 软交换

第4章 通信网络

4.1 数据通信概述

4.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3 局域网技术

4.4 广域网技术

4.5 因特网

第5章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5.1 数字微波通信概述

5.2 微波传播技术

5.3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5.4 卫星通信概述

5.5 卫星运动轨道和通信卫星组成

5.6 卫星通信地球站和VSAT

5.7 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

第6章 移动通信技术

6.1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6.2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6.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6.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6.5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6.6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7章 光通信技术

7.1 光传输概述

7.2 光纤

7.3 光纤通信系统

7.4 WDM光纤通信系统

7.5 全光通信网(AON)技术

第8章 量子通信

8.1 量子通信概念

8.2 量子通信基础

8.3 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8.4 量子无噪声信道编码

8.5 量子信道

8.6 量子通信网络

第9章 信息安全

9.1 信息网络安全基础

9.2 密码技术

9.3 认证技术

9.4 信息安全技术

参考文献

第15篇 火力发电

第1章 火力发电概述

1.1 火电厂类型及系统

第2章 热工原理

2.1 热工参数

2.2 热力循环

2.3 热平衡计算

第3章 锅炉设备

3.1 燃料特性

3.2 燃料储运

3.3 锅炉选型

3.4 燃烧系统

3.5 除灰渣系统

3.6 煤的洁净燃烧技术

第4章 汽轮机组

4.1 汽轮机选型

4.2 热力系统及设备

4.3 冷却系统

4.4 管道系统

4.5 水处理系统

第5章 电气接线和电气设备

5.1 电气主接线方式

5.2 汽轮发电机及励磁系统

5.3 发电机变压器

5.4 厂用电接线和厂用电设备

5.5 二次设备

5.6 厂内通信

第6章 火电厂自动化

6.1 火电厂自动化系统

6.2 仪表检测

6.3 模拟量控制

6.4 硬手操与顺序控制

6.5 自动保护、联锁、报警

6.6 分散控制系统(DCS)

6.7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6.8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和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

第7章 机组起动和运行

7.1 机组的起动和停运

7.2 机组运行方式

第8章 环境保护

8.1 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8.2 火电厂排放的污染物

8.3 灰渣的处理和利用

8.4 火电厂的废水处理

8.5 火电厂噪声

8.6 环境影响对策

第9章 热电联产

9.1 热电厂和供热式汽轮机

9.2 供热机组的选择

9.3 热经济指标

第10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10.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类型和特点

10.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要设备

第11章 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

11.1 生物质发电

11.2 垃圾发电

第12章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12.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特点及类型

12.2 分布式能源装置

参考文献

第16篇 水力发电

第1章 概述

1.1 水能资源及利用

1.2 水电站的构成

第2章 水轮发电机组

2.1 水轮机

2.2 水轮发电机

第3章 电气主接线和电气设备

3.1 电气主接线

3.2 主要电气设备

第4章 自动控制与通信

4.1 水电站控制方式

4.2 水电站自动化

4.3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4.4 控制电源系统

4.5 通信系统

第5章 水电站运行

5.1 水电站的运行

5.2 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

第6章 抽水蓄能电站

6.1 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

6.2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方式

参考文献

第17篇 核能发电

第1章 核能概述

1.1 核能及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1.2 核电厂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结构

第2章 核反应堆堆芯设计

2.1 核反应堆物理

2.2 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

第3章 核电厂的辐射防护

33 辐射防护

34 辐射防护标准

35 辐射量和单位

36 辐射监测

第4章 核电厂安全设计

37 核电厂安全目标

38 安全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39 核电厂安全控制保护系统设计准则

40 核安全等级

41 纵深防御原则

42 核安全法规

43 核安全文化

44 能动安全与非能动安全

第5章 压水堆核电厂主要系统和设备

5.1 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要系统

5.2 压水堆核电厂的主要设备

5.3 核反应堆材料概述

第6章 核电厂的仪表与控制

6.1 核电厂的仪表与控制概述

6.2 核电厂监测

6.3 核电厂控制

6.4 核反应堆安全相关与安全系统

6.5 核电厂控制室

第7章 核电厂的运行

7.1 核电厂的试验与调试起动

7.2 核电厂的运行

7.3 核电厂的维修

第8章 核电厂安全

84 核电厂运行工况分类

85 核电厂事故分析方法

86 核电厂厂址选择

87 核电厂的应急措施

88 核电厂的安全审批与管理

89 核安全许可证制度

90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91 核电厂退役

第9章 核燃料与核燃料循环

9.1 核燃料概述

9.2 核燃料元件的制作和核燃料后处理

参考文献

第18篇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第1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

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1.2 太阳电池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1.3 光伏发电系统及其设计

1.4 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变换及控制

1.5 光伏电站的安装和验收

1.6 光伏电站的运行和管理

第2章 太阳能热发电

2.1 太阳能热发电的工作原理

2.2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2.3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第3章 风能资

电气工程师手册(第4版)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电气工程师手册》第4版编委会 组编。

得书感谢您对《电气工程师手册(第4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电气操作票工作票填写工作手册 电子书
本书列举了电气操作票工作票大量实例,详细说明了电气运行“两票”、“三制”中的“两票”,即电气工作票、操作票的填写和执行规定、工作步骤和流程,以杜绝各类违章和事故的发生,主要内容包括: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票的填写;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票的使用;电气工作票的填写;电气工作票的使用;操作票、工作票管理规定。本书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语言通俗易懂,概念清楚透彻,重点突出,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此书的学
实用焊接工程师手册 电子书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焊接基础知识、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及调试、常用焊接技术、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典型钢结构的焊接、焊接质量与检验等知识。在编写过程中,理论内容尽量少而通俗易懂,注重操作技能和生产实例,生产实例均来自于生产实际,并吸取一线工人师傅的经验总结,书中所用名词、术语、标准等均贯彻了最新国家标准。本手册在内容组织和编排上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焊接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入手,
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自学宝典(基础篇) 电子书
《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自学宝典(基础篇)》主要介绍了电气基础与安全用电、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工仪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传感器、变压器、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识图与安装、电液装置和液压气动系统、室内配电与照明插座电路的安装、变频器的使用和PLC入门。
电气自动化工程师自学宝典.提高篇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线路识图基础、电工测量电路、电动机控制线路、常用机床的控制线路、照明与动力配电线路、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电路等常用电气控制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