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史(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明清传奇史(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时代为线索,系统考察了传奇在明朝和清朝的发展演变。

内容简介

《明清传奇史》第一编详细梳理了传奇的起源、体制的确立和主题的变异;第二编详细论述了传奇在明万历年间至清顺治年间的风行;第三编考察了传奇在清顺治年间至康熙年间的繁盛;第四编考察了传奇在清康熙末年至嘉庆年间的强弩之末;第五编考察了清道光元年至宣统年间传奇的漂泊无依。整体而言,这是一部研究明清传奇的力作,初版出版后广受学界好评。

作者简介

作者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6年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000年评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明清传奇和明清传奇史

第一节 传奇:从小说到戏曲

第二节 明清传奇界说

第三节 明清传奇的历史分期

第一编 从戏文到传奇(明成化初至万历十四年,1465—1586)

第一章 风起于青之末

第一节 明前中期社会与剧坛

第二节 元末至明中期戏曲的发展动向

第二章 传奇体制的确立

第一节 审美趣味的文人化

第二节 剧本体制的规范化

第三节 语言风格的典雅化

第三章 昆腔新声的崛起

第一节 四大声腔及其变迁

第二节 昆山腔的改革

第三节 昆腔新声与传奇

第四章 传统主题的变异

第一节 有益风化的教化剧

第二节 虚实相半的历史剧

第三节 情理和谐的风情剧

第五章 时代主题的先声

第一节 《宝剑记》:忠奸剧的定型

第二节 《浣纱记》:历史剧的新篇

第三节 《鸣凤记》:时事剧的发轫

第二编 传奇的风行(明万历十五年至清顺治八年,1587—1651)

第六章 晚明社会与剧坛风气

第一节 举国如狂的剧坛风气

第二节 心学思潮与传奇风行

第三节 实学思潮与传奇风行

第七章 汤显祖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厌逢人世懒生天——汤显祖的人生追求

第二节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牡丹亭》的思想意蕴

第三节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等为梦境,何处生天——“二梦”的荒诞意识

第八章 沈璟和吴江派

第一节 传奇音乐体制的格律化

第二节 意在风世,美听通俗——沈璟传奇的风貌

第三节 衣钵相承,各出机杼——吴江派的理论与创作

第九章 传奇文体规范的成熟

第一节 合律依腔与意趣神色——“汤沈之争”述略

第二节 合则并美,离则两伤

第三节 浅深、浓淡、雅俗之间

第四节 演奇事,畅奇情

第五节 从曲论到剧论

第十章 曲海词山,于今为烈

第一节 文词派余裔

第二节 传奇十部九相思

第三节 吴炳、孟称舜与阮大铖

第四节 讽世剧与时事剧

第三编 传奇的繁盛(清顺治九年至康熙五十七年,1652—1718)

第十一章 文化思潮与传奇繁盛

第一节 动荡社会与感伤情怀

第二节 大众艺术与昆剧流行

第十二章 传奇文体规范的再构

第一节 戏曲合一的戏剧观念

第二节 缩长为短的剧本体制

第三节 结构第一的艺术追求

第四节 以俗为雅的语言风格

第十三章 李玉和苏州派

第一节 绿窗共把宫商办——苏州派概说

第二节 讥切时弊,关注现实——苏州派传奇的现实精神

第三节 事关风化,劝善惩恶——苏州派传奇的教化指向

第四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苏州派传奇的平民色彩

第五节 既富才情,又娴音律——苏州派传奇的艺术特色

第十四章 李渔和风流文人

第一节 风流道学,自娱娱人——李渔传奇的审美趣味

第二节 新奇·机趣·通俗——李渔传奇的艺术造诣

第三节 风流蕴藉,谈言微中——风流文人概述

第十五章 文人之曲

第一节 惆怅兴亡系绮罗——正统文人的故国忧思

第二节 偌大乾坤无处住——正统文人的失意情怀

第三节 以实录作填词——正统文人的叙事观念

第四节 游戏成文聊寓言——正统派传奇的艺术特征

第十六章 南洪北孔

第一节 洪昇的坎坷生平

第二节 情缘总归虚幻——《长生殿》的至情理想

第三节 排场之胜,无过于此——《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孔尚任仕途沉浮

第五节 桃花扇底系兴亡——《桃花扇》的历史意识

第六节 颇得风人之旨——《桃花扇》的艺术特色

第四编 强弩之末的传奇(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庆二十五年,1719—1820)

第十七章 社会审美需要的嬗递

第一节 职业戏班的昌盛

第二节 折子戏的流行

第三节 花部雅部的消长

第十八章 传奇内容的道德化

第一节 道德内容审美化

第二节 传奇艺术道德化

第三节 改俗曲以归雅正

第十九章 传奇艺术的诗文化

第一节 曲史:传奇与历史沟通

第二节 曲文:传奇与诗文联盟

第三节 曲体:传奇与杂剧趋同

第四节 曲语:传奇与雅风共尚

第五编 漂泊无依的传奇(清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1821—1911)

第二十章 风云变幻的剧坛

第一节 诸腔竞奏

第二节 昆乱同台

第二十一章 文人传奇的余绪

第一节 因袭传统:传奇的萎缩

第二节 与世俱迁:传奇的新变

第二十二章 传奇文体的消解

第一节 文学体制多样化

第二节 音乐体制纷杂化

第三节 表演艺术复合化

余论 明清传奇的文化价值

第一节 明清传奇的认识价值

第二节 明清传奇的审美价值

附录:明清戏曲研究书目举要

后记

再版后记

明清传奇史(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是201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郭英德。

得书感谢您对《明清传奇史(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对1949年到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本书共14章,第一章概述,打破了以往完全按政治运动进行介绍的狭窄框架,以对人性的探索为纲,颇为全面而又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流变,尤其结合社会尤其是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而又深入的阐析。后面13章一共介绍了13位经典作家及其重要作品,有为人熟知的茹科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也有曾为文学史提到但不详尽的丘特切夫、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第一部从“史料批判”角度讨论现代文学史料的论著。
左伊朗 右中国:余粟哈梅德的爱情传奇 电子书
这是一本纯纪实作品,同时也是伊朗历史文化风情的轻松读本。作品通过两个异国青年的相知、相恋并组成家庭的传奇叙事主线,展现了中国和伊朗(波斯)这两个“丝绸之路”的源头国家古往的文明,源远流长的交融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作者借助中国和伊朗之间文化沟通、融汇交流中的生动故事,撩开了两个国家由于相距遥远和近现代隔膜而形成的朦胧帷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