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莱纳·恩格尔曼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的集中营照片,让那些大屠杀的受害者不再是一串统计数据,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内容简介

莱纳·恩格尔曼著的这本《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精)》讲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威廉·布拉塞(1917-2012)在纳粹集中营的真实经历。

威廉·布拉塞,一位波兰摄影师,于1940年8月31日被纳粹逮捕,随后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编号3444。自1941年2月15日起,他被调入鉴定科,被迫为党卫队拍摄照片,不仅包括犯人的档案照,而且还记录下臭名昭著的“医学试验”。透过取景器,他看到的是瘦得皮包骨头的犹太儿童、用于“人种研究”的赤裸着身子的犹太少女、用于“医学试验”的双胞胎……

一双双充满恐惧的眼,一张张去日无多的脸,而他能做的太少。

1945年,当苏联军队逼近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布拉塞被要求销毁所有照片,但他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下大量底片,如今成为见证奥斯维辛历史的珍贵资料。但布拉塞却再也无法端起照相机,因为那些恐惧的面孔总出现在取景器中,挥之不去。

作者简介

作者莱纳·恩格尔曼,1952年生于沃肯洛特,毕业于社会教育学专业毕业,长期从事与学校教育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写作,包括学校暴力、少年犯罪、儿童与人权、阅读推广等。已出版《奥斯威辛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Der Fotograf von Auschwitz:Das Leben des Wilhelm Brasse)《我们在集中营幸存下来:当代证人报告》(Wir haben das KZ überlebt:Zeitzeugen berichten)《奥斯维辛的簿记员:奥斯卡·格鲁宁之罪》(Der Buchhalter von Auschwitz:Die Schuld des Oskar Gröning)等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读:写给青少年读者的幸存者故事

导言

前言

01 1940年8月31日

02 被拒绝的签名和一次失败的逃亡

03 奥斯维辛的欢迎词

04 第一批劳动小分队

05 圣经研究者

06 奥斯维辛的圣诞节

07 威廉·布拉塞的新任务

08 摄影师威廉·布拉塞

09 集中营摄影师的日常工作

10 “布拉塞,我很担心你”

11 熟人

12 第一批毒气试验

13 德国姑娘

14 文身

15 夜班

16 第20号营区

17 婚礼

18 朋友

19 切斯拉娃·瓦佳

20 党卫队人像照

21 三色堇

22 约瑟夫·门格勒博士

23 主任医师爱德华·维尔茨博士

24 卡尔·克劳贝格博士

25 教授约翰·保罗·克雷默博士

26 “假钞”

27 布洛德卡的爱情

28 抵抗运动斗士——皮莱茨基

29 预兆?

30 1945年1月15日

31 死亡之旅

32 毛特豪森[1]

33 返回波兰

后记

附录一:词汇表

附录二:党卫队军官生平简介

鸣谢

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是2018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作者[德]莱纳·恩格尔曼。

得书感谢您对《奥斯维辛的摄影师:威廉·布拉塞的生活纪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此生只为守敦煌 电子书
目前市面上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 常书鸿: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讲述从张大千到常书鸿再到段文杰、樊锦诗的百年敦煌。 常书鸿曾说:“若有来生,我还是要守护敦煌。” 常书鸿决定了敦煌今天的这般模样。 没有人见到敦煌后能无动于,就像你无法不对常书鸿心怀敬畏。
一个定理的诞生 电子书
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得主攀登数学高峰的苦乐历程,当代数学天才与众不同的真实人生。
爱恨温哥华 电子书
《爱恨温哥华》是一部描述加拿大华裔移民生活的小说。技术移民、投资移民、自费留学的出国大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跨过太平洋,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着一群华人同胞,他们有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对背井离乡的惆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祖国和故乡深深的乡愁和依恋。作品描述了一批华裔移民和留学生在温哥华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还原出华裔在海外的真实留学和移民生活。
为了生命闪耀之日 电子书
我比常人多一条染色体,但不想成为多余的人。著名记者笔下的世纪末图景。
孤独社会 电子书
一本聚焦于日本社会频发的孤独死现象的纪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