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禅学珍言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明代文学家屠隆的杰作。屠隆在县令任上时,经常招携当地名士登山临水,饮酒赋诗,并以“仙令”自许。罢官归隐田园之后,过上了许多中国文人心仪神往的诗书耕读生活。他曾追随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修习佛法,书中也染上了浓重的禅学色彩。佛祖释迦牟尼在娑罗树下进入涅槃,书名用“娑罗”二字,说明屠隆的情怀志向与佛教的密切关联。
本书是在作者“跏趺出定,意兴偶到”(《自序》)之际用神来之笔创作而成的“积思玄通,孤情直上”之作。
作者简介
作者屠隆(1543-1605),字长卿,又字纬真,号赤水、纬真子、娑罗馆主,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清言·慧语·禅境
娑罗馆清言叙
娑罗馆清言叙
娑罗馆清言卷上
才能无差异 命运有不同
功名一枕黄粱 佳人一堆白骨
无烦恼人间神仙 适性情山林宰相
风晨月夕清禅心 烟岛云林引雅兴
杜门息交游 对酒全天性
追名逐利太辛苦 养性静心何自适
好香苦茗可谈禅 暖日和风听说鬼
老去万缘都尽 春来一事关心
甜苦备尝好丢手 生死事大急回头
无物能坚牢 有形皆朽坏
坐禅应明心 谈经贵见性
草色花香赏有趣 桃开梅谢悟无常
方寸即是莲界 大地尽作蒲团
人缘须排遣 我相应圆融
牵缠俗缘溺爱河 唯有佛陀拯救之
事理原有顿渐 升坠分于情想
秃须黄面其貌不扬 道气文心风流自许
招客留宾尘世缘 浇花种树成道障
少年意气豪 老来禅心静
造物不得牢笼 君相安能陶铸
幽居清境 实慰我心
人生贵知足 淡泊即超凡
蔬菜野味 美于佳肴
住傍野鸟称山居 席有僧人添幽趣
竹风一阵心骨冷 梅月半弯体气仙
月夜想前贤 神明如洗涤
山河是天眼 世界即法身
销有以入空 从空以出有
菜根宜隐者 陋室称幽人
土葬木葬无分别 火葬水葬一任他
问妇索新酒 呼童烹好茶
樽中有酒即长乐 岂管明朝米有无
夜来徒多烦恼 晓起依旧贫穷
遭际胜前贤 此心聊自慰
美色如霞转瞬空 弦歌如水弹指灭
诗堪适性莫争名 酒可怡情勿骂座
疾风过耳耳不留 微云点空空自洁
学道历千魔 遇辱坚百忍
王勃恃才 李白薄福
应酬虽繁忙 不与权贵近
外影何如内照 世瑶原是家珍
吐语伤于过绮 为德不可太损
恩里生害 妙处转关
聪明修洁登天府 文采贪残堕地狱
凡夫迷真而逐妄 圣人悟妄而归真
桐叶散为一院阴 鸟声唤起半窗日
一泓濠上 片石林间
日月如电 生命无常
立雪断臂 擘面拦胸
食奇字于腹 遗好音于世
香严圆通 桃花悟道
无人亦是悠然
衲衣染松云 石磬沉蕉雨
幽居景致别 逍遥兴正长
品高心自远 岂为生计谋
寄兴持螯 托名泛蚁
不能孙登穴居 颇似何点野逸
高人品格 名士风流
天讨有罪 世弃不才
赢人一筹 至要在我
儒者实可笑 高人不可信
为龙为蛇我自知 呼牛呼马随人意
寄居佛寺里 著出千秋文
万事都是命 一毫不由人
常念他人不如我 无聊之情可渐消
一拳便是名山 半亩不亚金谷
少文五岳兴 元亮一园趣
佛寺秋夜 感发人心
出入逍遥 纵横自在
孔孟以经常治世 释老以妙道度人
一身莫缠为葛藤 四大须等于枯木
薰蒸德香灵根长 熬煎欲火恶趣现
吃菜莫生拣择 作善莫求自高
悟道随境皆安 不悟触途成滞
英雄未能降自心 大将不能调六气
音闻两寂 色相俱空
妙用无碍 自性真如
娑罗馆清言卷下
山河大地见真如 瓦砾泥沙具佛性
大千之外更何物 非想之上更何穷
每想道德士 令我涕沾襟
意气精神不可灭
古德行为谨慎 使人心志凛然
日华澹澹固良辰 风雨潇潇亦好景
名士风流 高人胸次
好散钱财不积书 趣在个中爱种树
纵有良药千包 不及一服清凉
情坚思女化作石 功久铁杵磨成针
邺侯著眼 丰干饶舌
篱边杖屦送僧 石上壶觞坐客
待月看云 焚香扫室
显贵如傀儡 功名如幻影
人生要识本来面 莫把他乡作故乡
风翻佛经禅心静 水滴莲花幽思长
一室经行免奔走 六时礼佛替朝天
鸣琴对流水 散帙当竹轩
月露生香 山风成韵
清旷未解习锻机 萧疏耻作投梭达
庖牺凿开浑沌 周武决裂堤防
尽扫文字 悉杜语言
才高不入白莲社 诗好何关黄蘗宗
行谊当无损 净业莫有妨
静听豪士谈锋 醒看酒人醉态
名利如浮云 使人心灰冷
人有绝技必传 人有至性不朽
核人贵实 浮论难凭
好看花竹聊适情 偶听弦歌不妨道
学道之法无多 只在一心不乱
幸为人身 知足不辱
富贵贫穷由天定 毁誉嗔喜莫随人
世法须从身试 大道不在口谈
心常作平等之观 眼不见可憎之物
月随云走竟不移 岸逐舟行终自若
奔驰情识易昏 积累熏修根熟
染净在心 何关形迹
倒屣迎僧道 掩耳厌市朝
家在半村半郭 人称非俗非僧
高人轻富贵易 达士断恩爱难
中郎未精玄赏 晋人果善清言
美人化为粪土 猛士制于蝼蚁
日日延宾客 长年懒出门
无碍法中 自生系缚
瞑目跏趺 冥心入定
扫有扫无扫亦扫 忘形忘物忘亦忘
家有名花茂树 风流不减古人
龙翔豹隐 雌伏雄飞
娑罗馆清言跋
续娑罗馆清言
饥乃加餐 倦然后卧
流水游鱼互相忘 太空浮云两不碍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 佛性无边经书有限
入市而叹过路客 反观而照主人翁
仕宦须登甲第 学道应出阴阳
暗室贞邪显露 自心善恶分明
香花幢盖本性弥陀 罗刹夜叉心中魔鬼
性源清所见皆佛 心垢生所见皆魔
至人除心不除境 凡人除境不除心
万缘皆假 一性惟真
兴起修行念 除去名利心
天堂人乐成佛难 阎浮人苦成佛易
形体有销亡 精神无陨灭
六道轮回长流浪 证悟菩提即到家
春园风日丽 秋林景逾佳
芳春景醉人 首夏景堪赏
常想病时尘心灭 常防死日道念生
万缘虚幻皆心生 六道轮回皆自作
真金锻于猛火 出火还是真金
释迦曾作众生 阐提亦有佛性
今世既种善因 来生必成胜果
尘劳中应当著力 生死上不须用心
人世祸与福 皆由天安排
求道勿急寻师 积功且须修德
苦恼世上意须温 嗜欲场中肠应冷
禅机迅利者 行为莫卑污
禅理超教外 大道越言筌
世人轻性灵 所重者形壳
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
有待而修行 难超无常苦
时光流逝成今古 贵贱贤愚同一丘
针水缘投 机锋已到
参悟久则心花顿开 机缘来则性地忽朗
世人损伤我 何必去计较
枯毫自重 敝帚自珍
得志兼济天下 失意独善其身
梦受挞而身疼 可悟地狱之报
近恶缘如皂染衣 修净行若香薰室
度尽众生 如来本愿
众生业障重 不能见如来
耳耽淫声 不闻金石
众生不见佛 不可谓无佛
溷扰心境浊 清宁意气高
对境安心 止观成熟
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
居处必先精勤 凡事务求停妥
世人皮相失真 天眼鉴观不谬
仙才夙禀 道骨天成
追逐时名心源浊 昭昭谈道密行亏
人生呼吸间 生死事尤大
太乙窥人然藜火 云林寄信倒薤书
三昧成熟之后 临终诸佛来迎
高明须学精严 狷行当思圆转
丽日催开上苑花 金风颠落罗浮树
童子智愈少而愈完 成人智愈多而愈散
道在真修 非关质美
徐察阴阳变 默观元化流
纵心独往 守礼自防
形拘一室之中 神游八极之外
法性周沙界 含灵属自身
众生本来是佛 因迷自作众生
佛不从身求 亦不从心得
经论是障缘 文字是般若
彼此自有定数 美恶皆由业因
娑罗馆清言是201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明] 屠隆。
得书感谢您对《娑罗馆清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