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陪伴: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第2版)

最后的陪伴: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亲人临终备忘录。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护理老年人和临终病人的重要概念、注意事项和相关观念,并侧重于与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每日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既包括护理者的心理状态、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如何了解亲人对晚年生活的愿望等,也包括他们在面对亲人即将离世时要做的规划和亲人离世后要做的调整。

作者简介

作者乔安娜·丽莲·布朗,在过去的30多年里身体力行,亲自照料和护理了许多位年迈或病重的家人和朋友,并因此对养老及病患护理方面的策略、技术、社会问题和解决思路深有心得。

从高等教育机构退休后,乔安娜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老人和病患的关怀工作中,通过写作、公开演讲和社区讨论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养老和照顾病患的新观念,以激发全社会的关注。乔安娜还为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咨询帮助,目前她的工作重点是帮助老年人寻找各类最适合他们的养老住所并为其办理相关的金融和法律事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 1

序 2

第一章 关于本书的阅读和使用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本书的读者对象

如何使用本书

关于本书风格的一些说明

如果你已经在承担护理亲人的责任

如果你还没有护理经验

如果你需要护理罹患绝症的儿童

对所有读者的建议

关于本书的英文版

关于本书的中文版

第二章 护理者的心理状态

非紧张状态:目前没有紧急护理责任,但是开始提前考虑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较紧张状态:面对不断增加的护理亲人的责任

紧张状态 :忙于应对健康危机

超紧张状态:整日疲于奔命地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亲人

第三章 护理者的角色定位

需要考虑的因素

朋友互助和心理咨询

护理责任的轻重

主要护理者的角色

其他相关责任

远程帮助

尊重、感激和支持主要护理者

第四章 了解亲人对晚年生活的愿望

第一阶段:护理者自测

第二阶段:了解被护理者的愿望

第三阶段:保持交流和补充了解

附录:“我的愿望”测试问卷

第五章 养老地点和方式的选择

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

居家养老

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

亲情的力量

第六章 家庭内部的交流

家庭会议

冲突和抉择

后备计划

交流工具

第七章 从现在开始规划

指定医疗决策代理人和确立生前预嘱

遗嘱和执行人

列一个至亲好友名单

筹备殡葬、追悼服务

相关宗教仪式和祭奠

筹备葬礼

追悼仪式

丧宴

附录1:生前预嘱样本1

附录2:生前预嘱样本2

附录3:丧葬活动计划表

附录4: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前预嘱公益宣传手册

面对重症:让他人知道您的意愿——“生前预嘱”指南

附录5: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我的五个愿望》

第八章 临终关怀、善终服务、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

什么是临终关怀、善终服务和安宁疗护

从善终服务到缓和医疗

什么时候开始寻求善终服务

第九章 关于死亡:鲜为人知的六件事

死亡的假警报现象

回光返照

动物的预感

与死去的人交流

见证死亡的灵魂体验

医疗原因造成的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十章 生命的最后时刻

是否让临终的人知道他即将死去

临终的人该吃什么

音乐和死亡过程

临床观察和控制病痛

身体的变化

充分的交流

死亡的时刻和仪式

第十一章 当沉浸在悲痛中

亲人去世前的哀痛

亲人去世后的心理调整

疲惫、失落和麻木

悲痛、愤怒、孤独和其他强烈情感

感觉去世的亲人好像还在身边

顺其自然地调整自己的哀思

第十二章 我们能为社会养老做什么

老年关怀“储蓄”系统

以房养老

老年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等级划分

资源分享和互惠

提高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对“生命质量”的认识

加强“死亡教育”,提高对死亡的认识

英文版后记: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中文版后记:我们的探索与期望

附录Ⅰ 相关图书

附录Ⅱ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最后的陪伴: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第2版)是2023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乔安娜·丽莲·布朗。

得书感谢您对《最后的陪伴: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和俄罗斯的中等收入群体:影响和趋势 电子书
本书分析了中俄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身份认同、代际流动和社会政治参与等。
阅读素养培养:基于PIRLS和PISA的比较和借鉴 电子书
本书以PIRLS和PISA这两个国际性的阅读素养测试切入比较研究,建构以知识力为基础,学习力为核心,实现情与理的融合的阅读素养冰山模型的能力综合体,在信息搜集能力、推理解释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三个层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力增长路径,为阅读素养培养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PIRLS和PISA测试比较研究建构阅读素养培养的汉语言文化特质,充分考量汉语言文化的独特性:汉语表义性特征;汉语阅读文本语义多样性;汉
夸张修辞格的历史发展和审美特色 电子书
夸张是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修辞格。自古以来,夸张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体中被广为运用,不断得到发展,展现出显著的审美特色。本书作了如下的探寻:最早的夸张在何处?展现了何样的美?各个历史时期夸张的发展情形怎样?审美上有何特色?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及辞赋中的夸张如何?各有什么样的审美特色?现代的夸张是什么样的?展现了什么样的美?让我们沿着本书的梳理与探讨,领略夸张的发展历程,感受夸张的审美奥妙吧。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笠翁对韵 电子书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为清朝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入门之书;包罗万象,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声韵协调,朗朗上口;按韵分编,修辞典雅,展现文字、声韵、训诂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语言的流播和变异:以东南亚为观察点 电子书
本书始于语言变体的相关理论,从后殖民的视角对东南亚的语言生态进行整合归类,兼谈语言政策和文化战略之作用;接着关注东南亚英语变体在主要相关国家所呈现的区域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然后聚焦闽南、广府和客家三大华南方言在东南亚的流变,以及新形势下华语整合的态势;并通过语码混杂和词汇互借的实证研究,探讨语言之间的接触交融和相互影响;最后回归宏观角度,从语言运动看东南亚语言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