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李泽厚对话式哲学著作。与青年学子对话,与陈嘉缺、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对话。

内容简介

2014年5月9日—27日,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以“什么是道德”为主题的伦理学讨论班。5月21日,李泽厚先生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教授举行题为“何谓哲学”的学术对谈(讲坛)。

5月27日,李泽厚先生与杨国荣教授围绕“道德、伦理与哲学”进行学术对话。四次讨论班讲课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主会场座无虚席并同时增设两个分会场,视频同步传送,所有听课者身份、地域不限,只须事先细读指定书目,便可平等、自由地参与讨论;两次哲学对谈以当今哲学界绝无仅有的豪华阵容,吸睛无数,对谈现场一席难求,哲学大家围绕“什么是哲学”,围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唇枪舌战,激烈交锋,以哲学家特有的方式呈现了哲学无可比拟的魅力。

作者简介

作者李泽厚,祖籍湖南长沙,生于1930年6月。著名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在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向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挑战,提出了美感二重性、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等独到见解,成为名杨一时的青年美学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第一课:从与桑德尔的异同谈起

一、开场

二、justice:译为“公正”还是“正义”?

三、异与同(一):市场与道德

四、异与同(二):对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的批判

五、疯狂的电车:旁观者与司机Ⅰ

六、疯狂的电车:法律与道德、伦理

七、疯狂的电车:历史的具体的情境

八、疯狂的电车:旁观者与司机Ⅱ

九、船上杀人案:法律与道德

十、船上杀人案:经验与先验之争

十一、结语

第二课:道德心理结构:意志、观念、情感

一、开场

二、构成道德心理冲突的因素

三、动物有没有道德?

四、结语

第三课:宗教性道德与现代社会性道德

一、伦理学作为学科是否存在?

二、讨论“动物是否有道德”有无必要?

三、恐怖分子与救火队员到底有什么不同?

四、行为的道德判断:对错还是善恶?

五、结语

第四课:道德与伦理的区分和联系

一、开场

二、我为什么要道德(Why should I be moral?)

三、道德是由外而内还是由内而外?

四、相对主义伦理和绝对主义伦理

五、至善问题

六、结语

哲学对谈

何谓哲学

道德、伦理与哲学

一、两德论:不同的理解

二、伦理与道德:内涵及意义

三、权利与善:优先或互动

四、三个命题:延伸和扩展

五、金冯学派与转识成智

整理后记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是201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泽厚 等。

得书感谢您对《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当代哲学经典·伦理学卷 电子书
一部关于伦理学的经典著作。
道德原理:道德学引论 电子书
本书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以道德学命名的著作,试图在区分伦理与道德的基础上,创立道德学,以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伦理学。
公共行政伦理学论纲 电子书
本书首先撷取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及儒家美德伦理,提炼其伦理价值与公共行政的契合性,分别作为行政伦理之利益论、义务论和德性论基础,并整合其为公共政策所依凭之“综合伦理”。接着以中西官僚制为典型的公共组织类型,探讨其在结构、文化和价值方面对行政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组织伦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最后深入论证行政人的角色和责任,深度挖掘其责任之源,竭力凸显行政人之公民角色定位、民主型人格及道德成熟之本
阳光心态工作坊实录 电子书
本书以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通俗风趣的语言,教会读者掌握情绪管理,提高幸福感,以积极的心理面对人生,永葆阳光心态。内容包括:压力大如山、情商很重要、心理调节术、阴阳辩证法等。
态度理论:史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 电子书
史蒂文森是元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情感主义伦理学之集大成者、“态度理论”的创立者。正是由于他的工作,使一种曾经备受误解、批评与责难的理论──情感主义伦理学,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和稳固的学术地位。本书对史蒂文森的情感主义态度理论,包括道德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伦理判断的两种分析模式、伦理学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元伦理学的发展,对其理论进行了客观、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