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地虑粮六十载:朱兆良传

思地虑粮六十载:朱兆良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植物营养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兆良院士的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朱兆良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

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

本书属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组织机构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导言

第一章 曲折求学路

从小学到职校

坚持学习志向

第二章 步入土壤科学殿堂

土壤学家的摇篮

从化学到土壤化学

探讨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蹲点时的苦与乐

探索深耕结合施肥增产的原因

陈永康高产施肥经验探讨

第三章 开启土壤氮素研究大门

带领氮素研究团队

确定土壤氮素供应标准

对看土施肥经验的进一步探讨

下放农村

再次扬帆起航

稻田氮肥胃口变大问题

氮肥用量增加原因

高产土壤的培育和合理施肥研究

第四章 土壤氮素的系统研究

土壤供氮能力研究

稻田非共生固氮量

适宜施氮量的确定

农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稻田中化学氮肥的去向

潮土—作物系统中化肥氮的去向

化学氮肥的损失程度

氮肥损失的途径

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中氮磷的生物化学行为

主要农田系统氮素行为及利用研究

学科与生产的需求

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的土壤氮素循环

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氮素的高效利用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氮素循环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的高效利用

第五章 开创肥料长期试验

三次全国性氮、磷、钾化肥肥效试验

第一次氮、磷、钾化肥试验

第二次氮、磷、钾化肥试验

第三次氮、磷、钾化肥试验

国内早期长期试验

甘家山红壤肥料试验

昌平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创建封丘长期试验

土壤所与封丘的渊源

朱兆良开创的长期试验

第六章 心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

参政议政,心系国家粮食安全

转变观念发展农业

藏粮于土

藏粮于科技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第七章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援建古巴

参加东南亚季风区氮素循环会议

出访日本

访学澳大利亚

国内学术交流

参加第一次氮素工作会议

组织召开“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

主持第三届国际氮素大会

Nanjing Declaration on Nitrogen Management

组织编写学术专著

组织编写国内第一本土壤氮素专著

编写科普书籍

第八章 当选院士与学术传承

荣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思想的传承

良师益友李庆逵

严师出高徒

桃李满天下

特点鲜明的学术风格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纵横博览和注重方法创新的研究风格

谦虚谨慎的学习风格

第九章 充满爱的家

平凡幸福的大家庭

父亲是标杆

哥哥是启蒙老师

植根爱的土壤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年表

附录二 朱兆良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思地虑粮六十载:朱兆良传是2019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李群。

得书感谢您对《思地虑粮六十载:朱兆良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追光:薛鸣球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的学术传记,图文并茂地展现传主人生经历、师承关系、学术成长、科研历程、学术成就。
心瓣探微:康振黄传 电子书
中国生物力学著名科学家康振黄的学术传记。
恬淡人生:夏培肃传 电子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的学术传记。
碧海青山:董海山传 电子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高能炸药专家董海山的学术传记。
经纬乾坤:叶叔华传 电子书
叶叔华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国家攀登计划“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在她不懈的努力和推动下,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国际合作计划得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