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刘哲作品贴近实际引发深思,传达新一代法律人责任感,影响广泛。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延续了刘哲作品以往的写作风格,贴近实际,引人深思。这些文章在司法工作者中有深远的影响力,其传达的理念不仅得到了一线司法工作者的认同,而且还在整个司法系统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尤其是“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同名文章,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文推广到全国的检察系统研读学习。刘哲的系列文章所传达的理念,体现了新一代法律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本书集精华文章之大成,将前述作品的核心理念精心摘编,是一线司法实务人员案头的点睛之作。作者力图传达这样一种信念,即司法的观念,是那些深植于司法官内心的东西。就是那些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习惯性思维中的“习惯”,是从骨子里影响司法行为的东西,是司法者的价值观。
章节目录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序:法律人为什么要讲同理心?
目录
第一章 同理心
法律人的同理心
为什么要理解别人
一棵圆白菜和两个南瓜
“盯梢”与监视居住
为什么要作不构罪不批捕?
打击之后怎么办?
法律工具主义是一种短视行为
从暴力逻辑向权利逻辑的演化
单位谅解到底有没有用?
第二章 公正心
不公正的代价
隐含假设
如果我有罪,我就认罪认罚
酒驾两次可以考虑降低入罪标准
“诬告反坐”的刑法问题
违法指令司法报备制度的构建
网上追逃
啥叫不从宽?
第三章 责任心
无过错不追责应该成为司法责任制的原则
案例的生命在于声誉
公诉的案子永远办不完,批捕的案子永远走不开
选择性复查
选择性汇报
行政拘留入刑的程序法思考
醉驾步态测量仪
联席会议到底有没有用?
第四章 事业心
司法改革的工程学
员额制循环问题
权力与责任要对等
司法职业还值不值得干?
在擅长的领域寻找信心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意识与意志
请收起优越感
后记
法律人的同理心是202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哲。
得书感谢您对《法律人的同理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