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

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第十六届文津奖获奖作品,考古学家讲解中国的农业起源问题,解读我们是如何由狩猎采集者成为农业生产者的,揭示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远古基因。

内容简介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环境复杂,在不同地域生活的狩猎采集者各有其生存策略,不同地区农业起源的过程也完全不同。狩猎采集到农业产生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转折性事件?为什么在有的地方农业呈燎原之势,而有的地方迟迟不肯出现农业的萌芽?

本书介绍了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各种定义和理论方法,利用当今气象站资料模拟了史前狩猎采集者的生计策略,结合考古材料回答了中国农业起源过程中种种复杂的问题,为我们重现这一变革中的细节。

作者简介

作者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攻读博士,师从美国考古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Fred Welldorf)与“新考古学”开创者路易斯·宾福德(Lewis R.Binford),2004年获哲学博士。现主要从事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思想史、农业起源、石器分析、遗址过程动态解读、史前艺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前言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农业起源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三 中国农业起源作为一个问题

四 方法与视角

第一章 农业起源的理论解释

一 导言

二 什么是农业?

三 经典的农业起源理论

四 农业起源理论分析

五 寻求一种普遍的解释

(一)新的理论基石

(二)狩猎采集适应的长期趋势

(三)狩猎采集者的压力应对机制

(四)农业起源机制的新认识

第二章 理论解释:为什么农业不起源

一 环境的约束

二 沙漠与热带雨林适应

三 流动性:狩猎采集适应的双刃剑

四 适应的历史:要素禀赋结构

五 新朋友:共生关系

六 狩猎采集的伊甸园:水生资源利用

七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狩猎采集者的模拟研究

一 前言

二 狩猎采集者的生态模拟方法

三 中国狩猎采集者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四 最少陆地资源模型(Minimalist Terrestrial Model)

五 推导与预测

第四章 农业起源区的资源禀赋积累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适应

一 前言

二 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的适应变迁

(一)全球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适应的演化

(二)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界:年代与材料

(三)华北旧石器晚期革命

三 细石叶工艺的起源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的适应

(一)中国细石叶工艺的时空分布特征

(二)细石叶工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石器技术?

(三)细石叶工艺产生的原因

(四)细石叶工艺起源区域与年代

(五)细石叶工艺所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适应

(六)细石叶工艺与农业起源

四 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适应变迁

(一)材料与研究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采集者适应方式的变迁

五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起源的环境初始条件

一 前言

二 狩猎采集者的最佳栖居地

三 生态交错带

四 新的生境

(一)海平面上升

(二)古季风

(三)植被的变化

(四)动物群的变化

(五)新仙女木事件

(六)气候的季节性与稳定性

五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业起源的基本模式

一 前言

二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看“新石器时代革命”的实质

(一)华北地区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 探索新旧石器时代的过渡

(一)为什么是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而不是“中石器时代”?

(二)年代与材料:为什么中国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开始于1.5万年前?

(三)新特征的归纳与分析: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究竟发生 了哪些变化?

(四)变化的解释: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发生?

(五)总结:革命性的过渡

四 比较的视角:中国农业起源的基本特征

(一)世界主要农业起源中心

(二)西亚农业起源与中国

(三)中国农业起源的内在差异性

(四)中国农业起源的基本特征:统一性与差异性

第七章 农业起源的十字路口:燕山南北地区

一 前言

二 基本问题

三 生态交错带适应的一般模式

四 史前文化适应方式的转换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的适应辐射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细石叶工艺的产生——强化的开端

(三)从狩猎采集到食物生产

(四)比较:食物生产影响下的狩猎采集

(五)混合生计模式的多样性与文化的自身发展

(六)分化与共生

五 环境格局的变化与适应变迁

六 小结

第八章 但开风气不为先:华南地区

一 前言

二 热点问题:华南中石器时代

三 华南中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文化特征

四 华南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适应

(一)气候与环境变化

(二)华南最佳采食模型

(三)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生态系统

五 东南亚地区

六 小结

第九章 最强悍的狩猎采集者:东北地区

一 前言

二 寒冷地带的文化适应策略

三 时代与材料

四 东北地区史前文化适应的多样性

五 农业的传播与狩猎采集社会的变迁

六 小结

第十章 最后的狩猎采集者:西南地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西南地区的文化生态条件

三 行为生态学的适应分析

四 考古材料的文化序列

五 西南地区的适应多样性

(一)西南地区的农业起源

(二)狩猎采集者文化适应的多样性以及对农业扩散的反应

(三)贵州的后旧石器时代

第十一章 谁拓殖了青藏高原?

一 前言

二 青藏高原的文化生态条件

(一)基本自然地理条件

(二)农业的文化生态条件:青藏高原适合食物生产者吗?

(三)狩猎采集的文化生态条件:狩猎采集者可以在青藏高原 上生存吗?

三 青藏高原的古环境

四 青藏高原的新石器时代

五 最早的青藏人

(一)青藏高原晚更新世人类遗存

(二)青藏高原古人类的来源

(三)人类进入青藏高原的时间与方式

六 青藏高原文化适应方式的建立

(一)成功的青藏高原适应

(二)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适应方式的变迁

(三)更早的可能

第十二章 结语:完成或未完成的问题

一 现代化视角中的农业起源问题

二 狩猎采集者文化生态学视角中的农业起源

三 直接或间接的考古证据

四 未完成的问题: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困难

后记

再版后记

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是2020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胜前。

得书感谢您对《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考古学集刊(第21集)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本册是第21集。
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 电子书

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铜器领域经典论文集。
同饮一江水:湄公河科考纪行 电子书

野外自然科学考察真实记录。
中文论坛(第5辑) 电子书

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5辑。
天盛律令与庆元条法事类比较研究 电子书

一本对比西夏和宋代法典的研究作品。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贰 电子书

以10个领域100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学成就为主线,为你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轨迹和科学发展的环境。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近世中国)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关于胡适研究的代表作,可以说任何想认识胡适,认识胡适的时代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