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蜜蜂的寓言》全名为《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本书是英国近代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作品。

作者曼德维尔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曼德维尔在其寓言诗里写到,最初因为蜜蜂们都贪婪自私地追求繁华虚荣,所以无不奢侈挥霍,炫耀自豪。整个社会兴盛繁荣,人人就业。后来,这群蜜蜂忽然改变了原有的习惯,放弃奢侈生活,崇尚节俭朴素,但结果却是宫室荒芜,货弃于地,商业萧条,民生凋敝。国家因要厉行节约,所以削减军务,以致敌人前来侵略时,无力抵御。最后这群蜜蜂只好遁逸他方。这个寓言的基本思想是要表明:“各种卑劣的成分聚合起来,便会构成一个健康的混合体,即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这个寓言……乃是要表明:既享受一个勤勉、富裕和强大的民族所拥有的一切最优雅舒适的生活,同时又具备一个黄金时代所能希望的一切美德与清白,此二者不可兼得。”使人能够组成社会的,并不是人的合作和善良的天性;相反,是人的一些卑劣可憎的品行,才使人适合于幸福繁荣的社会。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蜜蜂的寓言》中比那个时代的任何其他人都更明确地阐述了古典经济学家用于建构其体系的若干基本假设和信念。哈耶克、布坎南等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对他的经济学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8世纪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建造一座桥梁,一端搭在自利的经济人上,另一端搭在“社会福利”或“公共利益”上;并表明,在强制性的行为限制中,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自本书问世起,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一直遭到理论上的质疑和事实上的挑战。具体到商业领域,关于企业是一个纯粹为自身赚取利润的组织,还是一个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本书成为了一部为整个社会哲学理论关注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B.曼德维尔,荷兰人。在荷兰,曼德维尔与近代人文主义者家伊拉斯谟、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大哲学家斯宾诺莎齐名。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去了英国,并最终决定定居英国,以熟练的英语进行写作。其著作甚丰,其中尤以《蜜蜂的寓言》闻名。

蜜蜂的寓言是201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荷兰]B.曼德维尔。

得书感谢您对《蜜蜂的寓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日本失落了吗 电子书
日本权威经济学家橘川武郎,带你透视日本经济起起落落150年中的大事件。
溪畔灯微 电子书
1969年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在失学两年半后,意外收到重获上学资格的通知,怀着要马上奔回课堂的迫切心情,我独自一人,在晚上九十点钟,沿一条20华里的山路摸黑走出深山。那片深山,不仅有很多的山猪,还有当时还没有灭绝的山牛、老虎和其他野兽,春天更是毒蛇复苏出没之季。我一路上挥动着手中的棍棒,心中充满对山林的恐惧,更怀有对求学的憧憬。山路沿着一条山溪延伸,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没有任何村落人家,漆黑一团,
开放边界的经济社会学 电子书
本书旨在从若干侧面展现中法学者在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开放性。
印度尼西亚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系统分析当代印尼各领域热点问题,告诉你如何展开中印尼人文交流合作。
消费商模式:分享经济时代的商业新思维 电子书
揭示消费商背后的经济趋势,把握消费商时代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