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庖丁解牛式的作品分析,艺术家与学者间的神交对谈。在视觉文化时代,唯有超越看到,才能进入看见。
内容简介
张晓刚,中国当代最重要、最具思想的画家之一,他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缩影,他的创作还构建起时代变迁中独特的视像叙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张晓刚运用冷峻内敛及白日梦般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家庭、血缘的悖谬式的呈现和模拟是一种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再演绎,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
艺术创作近40余年,张晓刚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荣获圣保罗双年展铜奖、英国库兹基金会新人奖、亚洲协会年度杰出艺术家奖、都灵艺术学院年度艺术家奖等多个国际艺术大奖。因创作理念的深刻性,张晓刚及其艺术作品持续受到中西方艺术史学家、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
本书为最新张晓刚研究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张晓刚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的评论,第二部分是作者与张晓刚的深度访谈记录。将这两个部分合为一体,即可对张晓刚其人其画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读懂张晓刚艺术作品隐含的意义,以及认识它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易丹,先后为哈佛大学、波恩大学、欧洲大学研究院、根特大学、鲁汶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章
I. 观看:一种时代的视像叙事
视觉与看见:两个关于像的切入点
看到和看见的区分
从看的现象学出发
艺术家和作品:物与像
空间与时间
意义的肌理和虚拟的观者
评论
II.I 被置换的空间
空间的范围
2000年之前和之后:空间转换
透视和反透视
叙事性和文学性
空间的隐喻
前后与上下
II.II 时间之谜
凝固一瞬
物像的时态
恒定与变化
延绵的象征
II.III 时空中的记忆与失忆
被隐喻的空间或被象征的时间
记忆动作合谋(A)
记忆动作合谋(B)
对失忆的焦虑
记忆大国和集体忘却
观者的历史
II.IV 从物像到意义的N条路径
人物、事物、景物进入图像
语言的囚牢
客体、主体和语言
白马非马
悖论是意义的肌理
《蒙眼的舞者》
存在之诗
额外的话:中国作为“国际语境”的一部分
对谈
III 从艺术生态开始……
艺术生态
适应与转型,孤独和焦虑
理性、才华、学院
媒介和“跨界”,时代与突破
西方艺术与文化:接受和反思
中国传统、艺术家的知识与气质
光线和色彩
构成、空间
纸面油画、撕纸和拼贴、偶然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易丹。
得书感谢您对《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