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迎来万亿级新赛道,投资机遇多,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内容简介
能源革命是带动产业变革、推动人类进步的关键。新能源市场规模巨大、空间巨大,是中国经济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新增长点,前景广阔。中国培育了优势充足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蓬勃发展。从投资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赛道,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如何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重大机遇?三大核心方向:绿色交通(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充换电站),绿色能源(包括新能源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绿色商业机遇(包括碳足迹、碳交易、碳捕捉和利用、数字能源)。这些领域前沿技术集聚、创新发展快、投资机遇多,其中储能、氢能、智能驾驶是新能源万亿级新赛道,就像几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处于爆发前夜。投资真正的核心是占赛道、选人和长期战略性持有。
政策的支持、大规模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意义重大。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能高效,车桩比、加氢站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中国的新能源要技术过硬,要向世界输出。这不仅是以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为代表的产能输出,更应是品牌的输出、口碑的输出、技术的输出,在促进世界低碳发展的同时,实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作者简介
作者任泽平,先后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分析师大满贯冠军,2014年成功预测“5000点不是梦”,2020年倡导新基建、新能源。兼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首都金融智库专家,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中外企业家联合会顾问,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茅台集团研究院顾问,枣庄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兼职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公共政策、货币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研究。曾参与重大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年度量化绩效考核排名第四。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等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宏观经济结构研究》《从奇迹到成熟:韩国转型经验》《大势研判: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周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第一章 新能源革命:低碳转型战略选择,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
第一节 全球能源革命:能源的利用决定了时代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能源革命:能源消费、供给和技术革命,国家安全新战略
第三节 新能源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四节 新能源时代能否改写未来国际能源格局
第五节 新能源大趋势:清洁低碳、结构多元、数字化、高效率
第一部分 绿色交通:新能源革命未来已来,拥抱未来
第二章 全球新能源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一节 新能源时代的大国布局,加快电动化转型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产业链:新一轮汽车产业革命,谁主沉浮
第三节 百年汽车大变局,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三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接黄金15年
第一节 中国汽车行业,站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舞台中央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从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多方入局,争雄天下
第五节 顺应时代,中国汽车行业在变局中屹立,迎接黄金15年
第四章 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时代,得电池者得天下
第一节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第二节 动力电池加速乘用渗透,氢燃料电池拓展商用场景,多元化技术协同
第三节 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产能出海、回收利用“新蓝海”
第五章 新能源智能驾驶:车联万物,畅想智行
第一节 电动化后看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
第二节 技术与安全是首要考量,配套与成本是落地关键
第三节 政策呵护发展,各国抢占制高点
第四节 智能驾驶的未来:车联万物,畅想智行
第六章 新能源新基建:充电桩和换电站,谁是未来
第一节 新能源时代,构建新型充换电模式正当时
第二节 充电桩:直流快充大发展,充电运营新模式
第三节 换电站:车电分离新模式,商用换电更适配
第四节 智能化充换电:乘用车看充电,商用车看换电
第二部分 绿色能源: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催生新万亿级赛道
第七章 新能源光伏:未来最大的绿电来源
第一节 “双碳”时代,光伏是未来最大的绿电来源
第二节 光伏政策:从补贴到退坡,平价大发展时代来临
第三节 光伏产业链:上游看原料,中游看技术,下游光储结合
第四节 光伏技术:硅片、电池、逆变器
第五节 光伏的未来:电力市场化、分布式、光储+虚拟电厂
第八章 新能源风电:走向世界,走向深远海
第一节 风力是优质绿色能源,我国引领全球风电发展
第二节 我国风电产业链完备,海上风电按下“快进键”
第三节 风电平价:降本增效,缓解补贴退坡痛点
第四节 风电的未来:陆海共振,走向深远海
第九章 新能源储能:“绿电+储能”是最终梦想
第一节 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
第二节 储能多技术路线协同,加速应用落地
第三节 储能突破了新能源的发电用电短板
第四节 储能的未来:多类技术协同,数字化运营模式
第十章 新能源氢能:最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
第一节 能源清洁化时代,氢能突出重围
第二节 绿氢来源:风电、光伏电解水制氢
第三节 绿氢储能:大规模、长周期的能量存储方案
第四节 绿氢交通:氢燃料电池应用的关键领域
第五节 绿氢化工、冶金:实现低碳化的重要原材料
第六节 氢能的未来:制氢低成本、储氢高技术
第三部分 绿色机遇:新能源酝酿新商业模式
第十一章 碳足迹、碳交易:碳中和带来巨大机会
第一节 碳足迹和碳交易: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碳足迹,核算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第三节 碳交易,市场化交易结算碳排放权
第四节 碳市场的未来:完善机制,扩大主体覆盖,多元化工具
第十二章 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技术减碳新模式
第一节 实现碳中和,就要固定“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
第二节 运行机制:把碳捕集、利用、封存起来
第三节 技术减碳的未来: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增强盈利
第十三章 能源数字化,新能源新场景
第一节 数字能源时代:能源不仅要低碳化,还要智能化
第二节 能源数字化:场景众多,价值巨大
第三节 能源供给数字化:虚拟电厂、V2G高效有序利用能源
第四节 能源消费数字化:从绿色建筑到交通运输
第五节 数字能源的未来:更高效地产能、用能
附录 中国新能源企业实力排行榜2023:换道超车
第一节 新能源品牌车企排行:中国“换道超车”,万马奔腾
第二节 动力电池排行:领先全球,巨人之战
第三节 新能源智能化排行:新万亿级赛道,第二次浪潮
第四节 新能源潜力榜:各领域独角兽辈出,机遇无限
第五节 新能源光伏排行:硅料企业看产能,电池企业看技术迭代
第六节 新能源氢能排行:制加储用,新型能源体系蓄势待发
第七节 新能源风电排行:走向世界,走向远海
第八节 新能源储能排行:风光配储,各大技术路线竞争
第九节 新能源充电排行:新能源新基建,运营新模式
第十节 新能源城市排行:改写区域格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发力
新能源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任泽平。
得书感谢您对《新能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