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九位学者,九个角度,九种细读杜甫诗作的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仿照宋人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而名为《九家读杜诗》,由田晓菲主编,收录宇文所安、艾朗诺、倪健、王德威、罗吉伟、陈威、潘格瑞、卢本德等九位学者,从九个角度对杜甫诗作进行细读的文章。呈现出杜诗中地方与帝国、政治与个体、宗教与文学间的微妙张力,并将文本阅读延展到诗歌和视觉艺术、传统和现代等话题上,触及到当代对杜甫接受与再造。
九位作者虽然角度各异,却一并致力于发掘“埋没”在“儒家诗人”窠臼下的杜甫的真实形象。书中尤其重点讨论了安史之乱前后,杜甫飘零在夔州的作品。在远离长安故居的同时,杜甫也与精英文学机构产生了距离,这反而让他成了一个先驱者,为中国的诗歌话语引入了新形式:对日常现实、家庭生活的细节性关注,反映出与“诗圣”“诗史”绝然不同的、另一种复杂的诗人形象。
作者简介
编者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杂志主编。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哈佛大学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文版前言
导论
缘起
章节
余思
第一部分 故里·地方·帝国
壹 重建家园:杜甫和诗歌的成功
贰 诗的“想通”:论《解闷十二首》
叁 历史的渠道:杜甫夔州诗的纪念与沟通
大禹与地质形态
诸葛亮与建筑形态
肆 反讽的帝国
以琐事为主题的早期诗作
蔬菜之“比”
写给仆人和孩子的诗
结语
第二部分 诗歌与佛教
伍 避难与庇护:杜甫如何书写佛教
陆 饲凤:“秦州-同谷组诗”的佛教观
第三部分 接受与再造
柒 困难之源:阅读和理解杜甫
词汇基准
词汇困难
典故
结语
捌 明清绘画中的杜甫诗句
导言
两种17世纪诗意图册之比较
16世纪诗意图册初窥
结语
玖 六个寻找杜甫的现代诗人
顶礼杜甫:黄灿然、西川和叶维廉
化身杜甫:洛夫、萧开愚、罗青
参考文献
本书作者简介
九家读杜诗是2022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田晓菲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九家读杜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