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减灾模式分析(公共管理论丛)

社区减灾模式分析(公共管理论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社区减灾模式分析,从多个角度系统描述和分析中国社区综合减灾示范模式,对社区减灾工作和研究有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社区减灾模式分析》围绕“中国社区减灾模式是什么”和“中国社区减灾模式如何运行”两个核心问题,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梳理和分析了社区减灾模式的几种类型和各自特点,从中国社区减灾模式的历史演变、内容特征、运行机制、未来发展、具体案例五个方面对中国社区综合减灾示范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既对中外社区减灾实践进行了总结概括,又丰富了社区减灾政策研究的内容,对中国社区减灾工作和研究都将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朱晓丹,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研究方向为社区减灾和救灾物资储备。杨洁,《中国减灾》杂志社社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减灾文化传播和社区减灾案例分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社区减灾模式概述

第一节 社区减灾研究综述

一、关于社区减灾含义的研究

二、关于社区减灾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三、关于社区减灾政策的研究

四、关于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

五、关于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研究

六、关于社区减灾模式的研究

第二节 社区减灾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基础

二、社区减灾模式的含义

三、中国社区减灾模式的界定

四、社区减灾模式的分类

第三节 社区减灾模式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一、社区减灾模式分析的内容

二、社区减灾模式分析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社区减灾模式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社区减灾模式的形成背景

一、灾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三、国内背景

第二节 社区减灾模式的发展阶段

一、发展的第一阶段

二、发展的第二阶段

三、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三章 社区减灾模式的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 社区减灾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减灾的主体

二、社区减灾的内容

三、社区减灾的管理

四、社区减灾的标准

第二节 社区减灾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主导性

二、减灾综合性

三、主体多元性

四、发展差异性

第四章 社区减灾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政策保障机制

一、减灾规划

二、具体政策

第二节 综合协调机制

一、创建协调机制

二、实施协调机制

第三节 资金投入机制

一、资金投入的政策规定

二、资金投入的实践探索

第四节 主体参与机制

第五章 社区减灾模式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社区减灾模式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对减灾工作的影响

二、对减灾制度的影响

三、对减灾观念的影响

四、对理论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社区减灾模式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主体结构视角下的困境分析

二、资金结构视角下的困境分析

第三节 社区减灾模式发展的方向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探索

二、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六章 社区减灾模式的具体案例

第一节 水井坊社区综合减灾示范模式

一、背景

二、内容

三、评述

第二节 九峰山农村新社区综合减灾示范模式

一、背景

二、内容

三、评述

附录1 中央层面相关典型政策

附录1.1 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2007年版)

一、基本条件

二、标准

三、评估标准分解表

附录1.2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2010年版)

一、基本条件

二、基本要素

附录1.3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2013年版)

一、基本条件

二、基本要素

附录1.4 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三、保障措施

附录1.5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2 地方层面相关典型政策

附录2.1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本市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目标

三、主要任务

四、保障措施

附录2.2 北京市综合防灾减灾社区标准(试行)

附录2.3 山东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附录2.4 山东省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一、基本条件

二、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后记

社区减灾模式分析(公共管理论丛)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晓丹。

得书感谢您对《社区减灾模式分析(公共管理论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