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潮汕民间歌谣的全面研究及对比。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内容,分别从语言学、民俗学、文艺学等视角对潮汕民间歌谣进行文本研究,从社会学、历史学等视角对潮汕方言歌谣进行内容研究、文化内涵研究、修辞特色研究和词汇特征研究,对客家、福建和潮汕三个不同族群的“过番歌”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方言口传文化协同创新的传承研究进行总结与概括,为潮汕方言研究提供文本依据和原始资料,丰富潮汕方言现有研究。
作者简介
林伦伦,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原广东民族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全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会常务理事。在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标话调查及其与粤语的关系研究”等。$$$$$林伦伦,语言学专家。韩山师范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音韵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常委。出版有《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流行语漫谈》等著作十几种。$$$$$林伦伦,广东澄海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二级教授,现任韩山师范学院校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为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2016-2020)、广东省政协常委(第8-11届)。$$$$$林伦伦,韩山师范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二级教授,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林伦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二级教授,韩山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地方方言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林伦伦,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韩山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中国语言学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地方方言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20多种,发表论文100多篇,曾经获得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潮汕文库》大型丛书 组委会
总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潮汕方言歌谣文本研究
第一节 民国早期“歌谣学运动”概述
第二节 潮汕方言歌谣收集整理的历史综述
第三节 基于语言学视角的民间歌谣收集整理
第二章 潮汕方言歌谣内容研究
第一节 爱情之歌:潮汕妇女的婚姻价值观
第二节 时政之歌:发自潮人最底层的声音
第三节 生活之歌:旧时潮汕妇女的生活写照
第四节 过番之歌:过番男人的艰辛与留守女人的哀怨
第五节 仪式之歌:浓郁的潮汕民俗风情
第六节 滑稽之歌:潮人的幽默与乐观
第七节 儿童之歌:有益有趣的幼教“教材”
第八节 风物之歌:弘扬潮人文化的民间读本
第三章 潮汕方言歌谣文化内涵研究
第一节 勤劳敬业:潮语劳动歌谣的共同主题
第二节 友善和谐:潮语歌谣蕴含的教育理念
第三节 读书做官:潮语歌谣反映的文化价值观
第四节 感恩祈福:《十二月歌》所叙说的潮汕岁时节 令风俗和农时习俗
第五节 精致丰富:《物产歌》及其饮食词句反映的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
第六节 二重性:潮汕方言歌谣折射出的潮人文化心态
第四章 潮汕方言歌谣修辞特色研究
第一节 地方口语韵律凸显了口头文学的声律美
第二节 整散句式的灵活配置构成了歌谣篇章 的形式美
第三节 八种辞格的巧妙运用彰显了民间文学的艺术美
第五章 潮汕方言歌谣词汇特征研究
第一节 大量古语词入歌并高频重现形成了歌谣古朴之风
第二节 大量土语词入歌使歌谣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
第三节 特殊外来词入歌平添了歌谣独特的海洋文化韵味
第四节 潮汕方言歌谣中的最高频字——“囝”
第六章 客、闽、潮“过番歌”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过番”与“过番歌”
第二节 共同的时代原因:“家破无奈过暹罗”
第三节 共同的劝世主题:“番平千万不通行”
第四节 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的侧重与差异
第七章 方言口传文化的传承研究
第一节 Q版风格的漫画创作
第二节 动漫精品的研发
第三节 数字化资料库的建设
第四节 手机微信作品的流播
第五节 明信片等衍生品的传播
第六节 方言文化课程的开发
第七节 海外潮人社区的传承
第八章 《精选百首潮汕方言歌谣》评注
序曲 畲歌畲嘻嘻
一、 农歌
二、 渔歌
三、 过番歌
四、 生活歌
五、 劝世歌
六、 滑稽歌
七、 游戏歌
八、 数数歌
九、 猜谜歌
十、 常识歌
十一、 摇篮曲
十二、 吟景歌
十三、 咏物歌
十四、 民俗歌
尾声 畲歌畲咳咳
附录一 潮州话拼音方案(国际音标对照)
附录二 潮汕方言歌谣文献知见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潮汕方言歌谣研究(潮汕文库·研究系列)是2016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林伦伦。
得书感谢您对《潮汕方言歌谣研究(潮汕文库·研究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