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穿越东西方艺术,探索时间与方向的美学奥秘。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分首先追溯了西方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艺术中关于永恒、优先和叙事的修辞,然后通过从巴洛克时期到现代的主要画作,分析时间和“左右”方向性在其中的作用。第二部分讨论东方(中国)艺术史中的时间和方向性,主要着眼于山水画,找到其中的叙述模式。这部分会包含对中国艺术史上许多著名画作的分析。
后记部分在总结文字书写的方向和图像呈现的方向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决定方向性的成因和起源。
作者简介
作者彼得·内斯特鲁克(Peter Nesteruk),在诺丁汉大学获得批评理论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年以来一直就职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研究领域包括艺术、摄影、建筑、文艺理论等。主要著作有《模仿论》《艺术中的时间修辞:视觉文化中的熵、永恒与乌托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前言 时间与权力,叙事与等级,东方与西方
第一部分 西方艺术
第一章 类型与模式:从古代到希腊罗马晚期再到早期文艺复兴(公元前2000—公元1500年)
第二章 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的叙事空间(1500-1600年)
第三章 绘画:二维中的时间和情感(1600-1900年)
第四章 20世纪,布拉克和霍普(1900-1950年)
第二部分 东方艺术史中的山水与三角形结构
引子
第一章 中国艺术中的方向性
第二章 夸张、削减与背景
第三章 向左与向右,道德与权力
第四章 向左与向右叙述模式中的文化差异
第五章 逾越与明显的反例
结语
后记 比较框架下中西艺术的方向性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比较艺术:东方与西方是202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彼得·内斯特鲁克。
得书感谢您对《比较艺术:东方与西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